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公参民”学校两年左右转公办 西安将会如何“转”?
2021-08-26 09:52:22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到:
  字体:【

  近日,教育部明确要求4种情形的“公参民”学校,应在2年左右转为公办学校。西安的“公参民”学校众多,该如何改?改公办会带来什么影响?教育专家刘鹏认为:“公参民”学校转公办是顺势而为,希望转为公办特许学校,由“家长买单”转为“财政买单”,依然按照民办学校的体制机制管理。

  学校改“身份” 家长怎么看?

  有人欢喜:让更多孩子得到公平入学机会 给孩子和家长减负

  家长何先生认为,西安的很多名校都是“公参民”学校,多年来以掐尖方式招生,这些名校的学区房、学位房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何先生说,如果能转为公办,就意味着让更多孩子公平地得到入学机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年民办学校过热带来的择校热问题,从而给家长和孩子减负。

  有人焦虑:失去自主管理权 教学质量是否会下降?

  听说“公参民”要改公办,西安市高新区某民办学校的家长王女士并不开心,她觉得,家长之所以花钱让孩子进民办学校,就是看中民办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

  “公办学校的老师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长期以来积极性并不高。”王女士说,她担心“公参民”学校改公办后,学校没了自主权和管理权,势必会带来“大锅饭”的问题。

  而且“公参民”学校有很多学位房,如果转为公办,招生模式也要发生改变,家长花大价钱买的学位房是否还能兑现,也让人感到担忧。

  “公参民”如何转——教育专家提出“希望”

  ■具体应该怎么“转”?

  希望转为公办特许学校

  教育专家、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参民”学校体制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教育财政不足,公办学校人事管理机制体制僵化,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现在要客观认识这个问题,不能污名化‘公参民’学校,更不能把矛头指向学校、校长和老师。”

  刘鹏认为,随着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更加重视,财政投入力度的增大,现阶段“公参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也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

  “我们特别希望‘公参民’学校转制为公办特许学校。”刘鹏说,所谓的公办特许学校,是指公办学校,由财政足额买单,而内部管理依然按照民办管理机制体制,编制到校不到人、财政到校不到人,提高管理效率。

  刘鹏说,“公参民”问题的彻底解决,其实是督促各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与担当,由“家长买单”转为“政府买单”,减负又增效,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将面临何种压力?

  极大考验基层政府财政能力

  刘鹏指出,传统公办学校之所以不受认可,就是因为政府虽然投了很多钱,但因为机制体制问题,导致办学效果差强人意。希望此次改革能顺势而为,避免简单化的转制,不能把优质学校办成“大锅饭”。

  同时,“公参民”转公办,极大考验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传统“大锅饭”不承担任何风险,要打破“大锅饭”搞绩效评价,就要承担风险;政府买单到什么水平,也考验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到基本国情,以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的新形势,所以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刘鹏认为,如果“公参民”改制后,政府不能足额买单,势必造成这些学校质量的下降。而如果办成传统的公办学校,由于管理机制体制的缺陷,学校依然会出现问题。

  ■西安将如何操作?

  借鉴外地模式及本地开发区模式

  刘鹏举例介绍,北师大汉中学校,原本在筹建时是要建成民办学校的,政策出台后,今年开学就变成了公办,走的路子就是公办特许学校,说明政府已经承担了这部分责任。而西安的“公参民”学校很多,转制具体如何操作,可以借鉴外地模式以及本地的“开发区”模式。

  西安的“开发区模式”其实与此相同,具体操作层面,目前大概有三种模式——

  ◎清华秦汉附中模式,每生每年经费包给学校,学校内部统筹安排;

  ◎陕师大和临潼合作的陕师大附中渭北学校,实行包班经费;

  ◎高新一中和西咸新区的合作模式,按照师均工资包给学校。

  刘鹏说,这些学校都是全员聘用制,没有“铁饭碗”的编制,政府承担办学经费,学校再按多劳多得的方式二次分配。事实上,西咸新区、港务区、曲江都是这种模式。

  ■转变带来新思考:告别“摇号”是否会增加学区热?

  刘鹏认为,如果改制成功,对学校也是好事,从市场机制到政府买单,没有了后顾之忧,更能专心教学。

  随着“公参民”转公办,招生模式也将发生深刻改变,从摇号入学变为按学区入学,是否会增加学区热呢?

  刘鹏说,政府每出台一个政策,势必会出台配套政策。为了解决学区热,配套政策就是由单校划片改为多校划片,北京目前已经在实施。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优质、均衡。

  刘鹏认为,当前教育要聚焦做加法,从分蛋糕到做蛋糕,蛋糕做大了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网友热议

  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好政策点赞

  ■教育本来就不是用来赚钱的,这股歪风邪气该杀一杀了!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是生意,像教育、医疗等良心行业,都应该立足社会责任,绝对不能偏离主题!

  ■这真是让人拍手称快的好政策!近几年,我们一个小小的县城,就开了五六家私立学校,以超高薪挖走公立学校的老师,然后学费也涨了近五六倍。优秀的人才都被民办抢走了,而绝大多数家庭又上不了民办,这就导致了优质教育仅仅成为少数人的特殊待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是要体现义务性、强制性,本身就不该变花样搞民办。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名校剥离初中,把初中搞成民办,导致家长挤破头,学校收费高,群众不满意!

  ■点赞!这样的政策推动了教育公平,让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线。必须坚持以公立学校为主体,至少得占到九成。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