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好几天没去楼顶露台,趁周日闲暇,我六点多起来,打算看看种养在上面的花草蔬菜。最近气温变化无常,天气预报说有寒潮来袭,我有些担心,不知花草蔬菜能否耐得住这突如其来的严寒。 我走上露台,打开通向露台
母亲七十多岁,还是那么爱唱戏。二胡一拉,曲牌一响,她立马就坐不住,瓜子不嗑了,手机不刷了,拉开门就往外跑。 母亲痴迷唱戏二十多年,这得益于秦腔在家乡凤翔流传之广。平畴沃野的八百里秦川,孕育了粗犷
看到广仁寺燃灯法会的热闹场景,让我想起另一个寂寞的人,一个真正弃绝俗世名利的高僧大德,这就是印光法师。 在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有虚云法师、太虚法师、弘一法师等,而弘一法师最令人
正在屋子里改文章,忽然,妻子推门进来说刚才看到那个男人在街上卖狗娃,我一下子愣住了。 那个男人是阿黄所在院子的主人。去年,阿黄生的狗娃刚一满月,就被那个男人抓到街上卖了。当时就觉得这人怪怪的,除
冰心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读书识字,从横撇竖捺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学会做人的道理;连词成段后理解文意,了解身处的环境与世界;从书中明白道理后,在生活中去践行体悟,做到开卷有益
吴双峰 高铁缓缓地驶入站台,一位身穿黑色外套的母亲,背着仍在睡梦中的孩子,缓步走向车门。她时不时回头,温柔地注视着那张安详的小脸。孩子的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领,仿佛在梦中也不愿放开这份安全感。
张朝林 邀几位文友,前往北山刘明老家喝黄酒去。 是冬季,北山却树木葱茏,落叶林白黄红蓝的叶子还挂在枝头,山风拂过,飘飘落落。溪,越来越细;林,越来越密;天,越来越低;云,越来越白。过一弯,山嘴边就
刘平安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一年冬季。立冬后,风中明显带了凉气,天空低压压的,伴随着丝丝雨滴。 最近的天气就像人的心情一样,喜怒无常,变幻莫测,也让人的心情和穿衣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但在我心
张妮 成长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话题,像一条不断蜿蜒的河流,穿越不同的季节与风景,又如同阳光洒在黄土地上,既带来温暖,又揭示出尘埃的无处不在。 在得知自己要在培训过程中准备一个十分钟的课前演讲时,
刘强利 千里姻缘一线牵。前不久,侄女玲玲要远嫁甘肃武威民勤县,距离我们宝鸡千里之遥。深受老陕“好女不远嫁”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听说民勤地处沙漠之中,生活条件艰苦,作为长辈,心中既不愿也
俱新超 每每隆冬,自然界萧瑟荒芜,不免心生懒散困倦,我常愿静卧在火炉一旁,吃茶打盹,闲度时光。若到饭点,全家人推推搡搡,仿佛进厨房成了穿山渡河,十足的难。这时候,我总愿意欣然而起,净手绑裙,深入
杨毅波 “老鱼”不姓鱼,姓余,因为在娱乐活动中有些“耍滑头”,朋友圈里都称他为“老鱼”。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滑”得像条鱼一样。 老鱼是福建人,当兵来到
田冲 再读陈忠实先生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又一次被深深震撼。《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笔下的一部鸿篇巨制,更是一部跨越时空、深入骨髓的历史与人性的交响史诗。它以其宏大的叙事结构、细腻的刻画手法和深刻
边江 我的案头放着一部厚厚的《论吴树民与吴树民论》(我简称为《“论吴”与“吴论”》)。我与吴树民先生并不熟识,通过拜读这本书,使我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 《“论吴”与
李钊 “小说,是一桩作者与笔下人物的密谋。”《小说便条》里的这句话,引发我对该书作者范墩子的好奇和思考,也让我结合他分享的小说创作技巧,对他的《虎面》《抒情时代》《我从未见过麻雀》等小
高晨 非常幸运,我出生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父母非常重视对我的教育,一心想要把我培养成一个“小书虫”。从最初的带字玩具、小动物图片、拼音识字卡片到后来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名著
胡忠伟 岁暮天寒,枯坐终日,要说还有些乐趣的事就是围炉读书了。宋人翁森《四时读书乐》之一说:“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兰增干 十三狼演出照。(资料图) 2024年11月28日上午,我忽然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十三狼今天早上去世了,你知道不?”我当时正和同事聊采访心得,听到此,我只是说网络上是否有人恶搞,前天还看
12月10日下午,我在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徐富权主席的热情引荐下,有幸拜会了慕名已久的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航空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高建群先生。 高先生还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
人生如梦,生活的况味千般万种,每一个人都在不断体验得与失、苦与乐、爱与恨、悲与欢。然而,很多事物往往不止一副面孔、一个层面、一种内涵,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同的影响力,换个角度看世界或许你会有不
昨天晚上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个情节让自己的鼻子酸酸的,眼睛竟然还有了潮湿的感觉。 小说的事情其实也平常,但能勾起人的感思,这可能就是平常事的伟大之处吧。小说讲的是这样一件事,秀才老汪有
畅游光雾山,竟然激发出我的音乐细胞。 连日来,茶余饭后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在那川陕相连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光雾山。秀峰托起巴山月,碧峰飞瀑闪银光。你是巴山一块碧绿的翡翠,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隆起为山,下陷为壑山涧流淌的溪水成为骨缝间渗出的血脉 葱茏的草木吸足了日月的精华每一片叶都噙满晶莹的泪珠 山间雾霭,会把大山装扮成一处仙境升腾的明月牵引着山风一再想揭开山野神秘的面纱 徜徉山水之间感觉呼吸
夜深时分,万籁俱寂。将耳朵贴在墙上,能清晰听到隔壁工友的鼾声。劳苦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正在梦之乡中得到充分休息。虽隔着一面宿舍墙,我似乎也能看到他的体力值正在极快地恢复,就像看到一个连着充电器的手机
我想提笔写下诗句千行写一写村里老屋的模样青瓦白墙已变得无比沧桑童年的笑语犹在耳旁这里曾经是最想逃离的地方现在却是我思念的故乡 我们都满怀希望去田野感受那碧波荡漾憧憬秋收时谷穗的金黄能填满那一座座粮仓在这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