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通道能级不断提升 开放服务持续优化
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11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陕西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扎实推进稳外贸、稳引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努力争做西部示范。
开放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陕西聚力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全省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4.7%,2024年达到4540.7亿元。”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虎说。今年1至10月,全省进出口总值4209.5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较2020年分别增长17.5%和52.6%。服务贸易创新发展,2024年服务进出口增长30.3%,高出全国15.9个百分点。
在双向投资方面,陕西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8590个,投资总额5.35万亿元,2024年制造业招商项目投资占全省制造业的60.4%。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累计55.5亿美元,年均增长18.4%,新设外资企业1889家,合同外资133.3亿美元。目前,已有93个国家和地区在陕设立外资企业8892家,超过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
同时,陕西持续推进丝路自贸、科创自贸、农业自贸等创新发展,19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53项改革成果在全省推广。
互联互通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提升通道能级方面,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建设,常态化开行国际干线18条、“+西欧”集结线路26条,辐射范围拓展至欧亚45个国家和地区,陕西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占全国总量超过1/4,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拓展,累计恢复及新开国际客运航线60条,联通“一带一路”19个国家34个航点,通达中亚的航点数升至全国第一。
此外,陕西“米”字型高铁网骨架加快完善,西延高铁年内将通车投运,西十、西康高铁将于2026年建成投运,延榆、康渝高铁将于2028年建成投运。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6800公里,省际出口达到27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建成投运,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具备保障8300万人次、100万吨客货吞吐量的现代化国际一流航空枢纽,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提供核心支撑。
开放服务便捷度不断提升
全省金融系统持续促进外汇服务便利化、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畅通“跨境结算路”。先后上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等7大场景。截至9月末,在陕试点的7个场景累计服务企业565家,助企融资507亿元。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8个支付服务示范区,18家重点银行ATM支持外卡取现,6600多个网点提供外籍人员简易开户服务,大幅提升涉外人员和企业的支付便利性。
在数智治理服务上,陕西统筹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37件“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并持续优化,其中教育入学“一件事”保障全省90万人顺利完成招生报名和录取审核,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内可办结,“三秦智医助理”已延伸至乡镇,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