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10月26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举行“四新”成果集中发布会,现场发布了50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
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西农1155”、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新品种“秦优797”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玉米一体化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等10项成果入选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山东一逸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无飞絮柳树新品种‘仁居柳1号’”、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火龙果新品种“秦红龙”等40项成果入选优秀农业科技成果。现场还对“南果北种-打造中国北方火龙果种植新模式”“秦优797”的培育与栽培技术等代表性成果进行了重点推介。
据悉,这些“四新”成果覆盖了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绿色生产、食品加工等多个关键领域,其涌现与推广将为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次“四新”发布活动除集中发布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专家还分享了各自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发布会期间,第33届农高会“四新”成果征集工作也已同步启动。
又讯(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10月26日,在农高会期间,第三届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正式发布《2025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这份功能农业领域年度“行业指南”的亮相,成为本届大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主题的重要支撑成果之一,为现场及线上与会的政企学研代表提供了权威参考。
报告系统整合了2024-2025年功能农业产业的最新动态,以“数据为基、案例为证、趋势为要”为核心特色,围绕功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生态圈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功能农业的最新发展进程,包括功能农业概念、功能农业2024年重大事件、功能农业2024年创新链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产业发展案例、2024年领域重点活动及2025发展预测。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