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7月16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23年西安市入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以来,全市已推动实施28个重点项目,涵盖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设备更新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最高可获得20亿元中央奖补资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累计新增和改扩建综合货运枢纽面积超50万平方米、集疏运里程超25公里。在陆、空“双港”内,建设了10个综合货运枢纽项目,涵盖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多种模式。其中,“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货运区及口岸等多个项目提前投入运营。
在服务软联通方面,西安市首创多项物流行业标准规范。全市陆空联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1.05%,集装箱公铁联运量年均增长率达10.29%。同时,实现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在中亚航线布局上,机场的通航点数目前居全国首位。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达18条。
其中,浐灞国际港建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货运专线,初步构建了以货运专线、公铁快线等骨干路网组成的环港专线体系。通过信息化升级,中欧班列长安号综合服务平台报关、制单时间从5至7小时缩短至5分钟。空港新城机场新增货站10.3万平方米,国际货邮年保障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吨。新开4条国际全货运航线,累计开通52条,国际货邮量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冷链物流、航空电商等项目加速临空产业集聚,临空经济规模达420亿元。
市财政局创新资金分配方式,已将到位的13.34亿元中央资金全部下达至各项目实施主体,下达率100%。同时叠加地方财政资金形成支持合力,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5亿元,撬动社会总投资145.18亿元。
下一步,西安市将进一步优化综合货运枢纽布局,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强化资金监管,加强货运枢纽与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