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
5月13日清晨,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内,施工技术人员正在无砟轨道作业现场采集精调数据。隧道外,蒙蒙的山雨将秦岭起伏的峰峦擦洗得愈发青翠,“热烈庆祝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贯通”的蓝色标牌格外醒目。
当天,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的西康高铁秦岭九天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是西康高铁全线最后一个贯通的隧道,项目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
桥隧众多、地质条件复杂、重难点工程7处……穿越秦岭山脉的西康高铁,新建正线171公里,施工过程中面临重重考验。自2021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立足山区高铁建设实际,突出科技、安全、生态关键,努力把西康高铁建成“绿色高铁”新标杆。
“科技范儿”十足:高效破解施工难题
“科技创新,是破解施工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康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程宏生说。
按照确定的536条精品工程创建标准及实施要求,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及新工艺、新工装应用,大力推广应用3D扫描、仰拱放样弧度尺、扇形无痕冲顶装置等30余套经济实用的工装工艺,通过首件先行、样板引路,不断提升精品工程建设标准。
“西康高铁针对隧道施工投入应用新工艺工装15项,技术创新2项,有效解决了二衬浇筑不饱满及施工缝缺陷等问题。”谈及施工过程中攻克的一道道难关,程宏生颇有成就感。
环保理念“拉满”:全力打造生态工程
“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这一目标怎样实现?坚持绿色施工、打造生态工程,是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的答案。
“我们督促参建单位健全环、水保管理体系,及时整改环、水保问题。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37座污水处理厂,49处弃渣场,形成了一批环水保样板示范工点。”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康指挥部党支部书记王闰说。
对弃渣场实行“一场一图”管理、在各隧道洞口施工阶段同步建设污水处理站、落实清污分流措施……西康高铁的建设者将环保理念贯穿到施工全过程,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秦岭生态之美。
“进度条”刷新:各项施工加速推进
“秦岭九天山隧道的贯通,标志着西康高铁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康指挥部指挥长李战江介绍。
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包(银)海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今年以来,西康高铁各项施工优质高效推进,多个隧道相继贯通,站房、轨道、通信、信号等施工已大规模展开。
一连串数字,不断刷新着西康高铁建设的“进度条”:全线20座隧道已全部贯通,桥梁工程完成89.7%,路基工程完成77.5%,无砟轨道工程完成16.2%,新建西安东、太河、柞水西、镇安西、桐木、安康西6个车站已全面开工。
建成通车后,西安至安康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小时左右缩短至1小时以内,对释放关中与陕南间的运输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参与这项工程建设,我们深感自豪!”李战江说。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