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
西京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具有硕士研究生授予权的民办本科高校,始终将民主管理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基石,构建起以“一个核心、双向畅通、三级联动、四维公开、五措并举”为特色的民主管理体系,形成具有民办高校辨识度的治理新范式。
一、典型经验做法
(一)锚定“一个核心”:以教代会为主渠道,筑牢民主决策“主阵地”
1.制度先行,率先探索。学校于2006年在陕西民办高校中率先建立教代会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西京学院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等关键制度,实现“群众提、代表议、大会决、学校办”的闭环管理,确保民主决策不走形式、落到实处。
2.代表赋能,一线参与。本届教代会代表中一线教师和职工占比达80%。工会牵头组织代表履职能力培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推动基层诉求直接进入决策层,促进“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3.议题聚焦,全程民主。教代会议题涵盖专业设置、住房分配、项目招标、职称评审等学校发展及职工利益相关事项,实现决策过程有监督、执行结果有反馈,推动重大事项全程民主化。
(二)畅通“双向渠道”:搭建“线下+线上”双轨网络,打破民主参与壁垒
1.建立线下实体平台。设立“董事长接待日”“校长接待日”,公开校领导联系方式,推动“推门可见领导、开口可提建议”,构建“家门口的民主”。
2.打造线上数字平台。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公开学校管理举措和重大决策,特别是通过OA平台公布学校重要文件和公开办理事项,让民主参与“不掉线、不延时”。
(三)构建“三级联动”:校院系分层治理,激活基层民主“微循环”
1.校级统筹引领。党委书记挂帅,推动引领民主管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统筹制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上下一盘棋”。今年党委牵头对部分干部进行了德才能绩的民主考评,以此作为干部进退的依据,创造了良好的干部成长环境。
2.院级试点拓展。在二级学院试点推行分工会教代会,使民主管理的触角深入基层,激发基层单位“自主造血”能力。
3.系、部、中心基层单位民主参与。自主审议部门绩效分配、教学安排等事项,让民主管理更贴合基层需求。
(四)推进“四维公开”:实现内容全覆盖、过程全透明,打造“阳光校务”
1.重大决策“主动公开”。建立健全制度,落实民主管理决策权。在专业设置、基建招标等事项上提前公示方案,邀请职工代表列席相关会议,变“事后通报”为“事前参与”。
2.利益分配“精准公开”。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敏感事项,实行“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消除信息不对称。对有关重大评优评先,评职称等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坚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热点问题“即时公开”。通过校园OA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师生关注的收费、后勤等问题24小时内回应,建立“舆情-回应-整改”快速机制。
4.管理制度“汇编公开”。编印《西京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公开印刷,使职工办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五)落实“五措并举”:权益保障与民主监督并重,构建和谐发展共同体
1.职工董事监事制度。2025年推选教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赋予职工“决策建议权”和“执行监督权”,破解“代表开会、领导决策”的困局。
2.权益保障机制。成立来信来访、劳动争议调解、教师申诉三个办公室,配套《教师校内申诉制度》,为职工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以工会主席牵头的维权组织,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3.法律落实检查。工会主席每年牵头检查《劳动法》《教师法》落实情况,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达100%,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4.民主评议机制。每年组织代表对《校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现场公开,实现“权力受监督、绩效由民评”。
5.数据赋能决策。对职工每年的提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并向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汇报。为学校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民主管理从“经验型”向“数据型”升级。
二、工作成效
(一)民主机制高效运转,教代会提案办结率达98%,“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提案推动科研实力提升30%。
(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教职工满意度居陕西民办高校前列,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三)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管理制度全覆盖,办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梯队。
三、经验启示
(一)制度是前提:需结合民办高校特色,构建覆盖决策、公开、监督的全链条制度。
(二)渠道是关键:线上线下融合才能让诉求“有回应、能落地”。
(三)权益是核心:只有保障职工利益,才能凝聚发展合力,为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西京学院始终以民主管理为办学治校的“生命线”,通过“一个核心”锚定方向、“双向渠道”畅通诉求、“三级联动”激活基层、“四维公开”保障透明、“五措并举”筑牢根基,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民主管理格局。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务公开,完善民主治理体系,以“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凝聚教职工智慧力量,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西京力量”。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