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主办方中信集团谈与陕西合作
由陕西省政府和中信集团共同举办的“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11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举办。
作为牵头举办此次活动的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将如何助力陕西与众多跨国公司开展投资贸易合作,构建境内外双向赋能的新格局?11月7日,记者采访了中信集团业务协同部总经理任霞。
问题一:中信集团与陕西省联合主办“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的主要动因是什么?有什么核心考量?
任霞:中信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陕西省共同举办这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中信集团对外开放合作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助力陕西引外资稳外资,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陕西、投资中国,推动更多陕西企业、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以国内大循环更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中信成立之初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发挥了促进中外经济交流的作用。历经46年的发展,中信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范围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中信集团愿做“一座桥”,致力于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去年正式发布“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服务品牌,将全面统筹中信金融全牌照资源和产业创新资源,向全球市场提供跨境综合金融服务,协同拓展实业领域跨境合作,助力合作伙伴投资中国、赢在中国。
去年以来,中信集团已经在重庆、广东、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4场“外国企业中国行”活动,促成中外合作项目近百个,总金额超千亿元,1000余位中外企业代表参加活动,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支撑。中信集团坚持“先予后取、利他共赢”的合作模式,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认可和支持,充分展现了中国大市场广阔机遇和蓬勃活力。
陕西作为西部大省,地理区位优势明显,高校与科研院所分布密集,产业基础扎实稳固,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陕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天然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合作的优势。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形成外国企业了解陕西、投资陕西的平台,以本次活动为开端,埋下一颗可持续发展的种子,持续推动陕西与外国企业在多领域深化合作,构建境内外双向赋能的新格局。
问题二:本次“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有哪些亮点与特色值得关注?
任霞:“外国企业中国行”是中信集团与地方政府联手打造的央地合作服务外资外贸标志性项目,通过促进交流活动,传递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助力外企在中国投资共赢,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本次活动呈现以下几个新亮点:
一是打造中信金融顾问服务助力陕西高科技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新模式。中信集团依托综合金融全牌照优势,推出“成为服务陕西的金融顾问”方案,联合陕西省委金融办、陕西省商务厅、香港贸发局发布“服务陕西企业赴港上市及企业出海行动计划”,联合渣打银行、安本集团、哈萨克斯坦萨卡基金、瑞穗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发布“服务陕西企业出海联合金融服务网络”,联合陕西省政府设立“中信集团·陕西企业跨境综合金融服务办公室”,构建“机构+方案+机制+网络”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助力陕西高科技和专精特新企业借助香港对接全球资本,已为576家后备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授信全覆盖。
二是精准邀请对接了一批对陕西合作意愿较强的外资企业。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欧洲(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韩国、中国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共149家外资企业和组织、216人出席,其中:外宾占比高,共118位外籍嘉宾出席,占比55%;嘉宾层级高,重要嘉宾、行业专家及“隐形冠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占比超60%;所属行业与陕西契合度高,参会企业聚焦陕西省关注的汽车、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三是务实推动了一批合作成果落地。本次活动通过前期充分梳理陕西省合作诉求及外资机构合作意愿,举办多场线上线下对接会,最终推动新消费、矿产投资、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多个外资项目签约,实现麦当劳新设餐厅、力拓集团产业基金等重大外资项目落地陕西,合作成效显著。中信集团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在综合金融、材料采购、实业投资、数字育种、低空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与陕西省深度合作,形成了多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