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代棣
2021年成立,2022年成为规上企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22.13万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36.07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
陕西建工铭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陕建铭铝科技”)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企业抢抓机遇,不遗余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了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坚定改革信心
随着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建筑业增势有所放缓,不少建筑业企业从传统建造向数智驱动加速转型,寻求新突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陕西建工新型建设有限公司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尝试在铝加工与模架领域搭建起上下游完整的业务链条。
“和谁混?”这是混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定权。陕西建工新型建设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铝模企业,综合愿景、资源、能力等因素,确定了两家民企作为合作伙伴。2021年8月,由陕西建工新型建设有限公司、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铝模板租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陕建铭铝科技落地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
“怎么合?”这是三家企业都关注的问题。
“我们有平台和资源优势”“我们有技术”“我们提供厂房、优质铝型材”……经多轮洽谈交流,最终确定搭建“三方共担、三方负责”的治理模式,即三方股东委派核心人员组成经理班子,重大决策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国有股东关注合规性与长期收益,民营股东聚焦投资回报率与建设周期,专业股东侧重技术可行性。各方诉求通过“合”的机制充分表达、高效协调,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效率。
走好改革之路
“混改并非单纯的产权结构调整,而是围绕‘合’的共识、‘活’的效能、‘人’的核心,重塑治理体系、分配机制、发展模式等,为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陕建铭铝科技总经理索锋锋说。
宗旨既定,陕建铭铝科技正朝着改革之路大步迈进。
“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建贯穿混改全过程。”索锋锋说,“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党支部前置研究讨论后再提交决策,引导三方在“做强做优国有资本、保障职工权益”的目标下凝聚共识,确保改革沿着正确轨道推进。
“混改活力能否释放,关键在于人的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索锋锋说,公司构建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管理岗位推行竞聘上岗,技术岗位实行技能等级认证,其他岗位落实末位调整,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岗尽其效”。
职工张岗就是该用人机制的获益者。起初,他在铝合金模板自动化智能生产线负责机器操作,“我毕业于西安邮电大学通信技术专业,产线对我来说缺乏挑战性,很不得劲。”后来调整至技术研发组,很快便崭露头角,成长为技术骨干。
能者多得、“论工行奖”,是陕建铭铝科技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另一举措——将职工收入与个人业绩、企业利润、项目回款及创新成果深度绑定,用业绩说话、以贡献定薪。技术团队攻克难题获专项奖励,销售团队达成年度目标拿超额提成,一线职工“小改小革”项目和合理化建议也有相应激励。
焕发发展活力
“月均收入六七千元,有保险,食堂饭菜还便宜好吃,很满意。”职工耿辉说,家门口就业,心里更踏实、归属感更强。
有了坚实依靠——这是220名职工的共同感受。这得益于“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的良好运行。
“职工的事,职工说了算。”陕建铭铝科技推动党工共建,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职工薪酬、福利的事项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推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保障职工各项权利。同时,为所有职工在缴纳“五险”的基础上购买互助保险,并建好食堂、宿舍等。
对职工汪锋来说,混改是一场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盛宴。在分配机制的鼓励下,他带着团队啃下许多机电维修领域的“硬骨头”,从“门外汉”变成了智能设备的“好医生”,今年4月被评为“铜川市首席技师”。
汪锋的成长经历,是陕建铭铝科技为职工搭好、搭稳发展平台的一个缩影。
除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培训及组织职工外出学习外,陕建铭铝科技以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让职工有机会参与“三爻、东三爻堡”等大型项目,用专业股东的技术资源带动15名职工成长为研发骨干……
人才发挥创新创造积极性激活了生产动能。陕建铭铝科技自主研发的模板产品、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升级技术成果落地生产实践中,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建成西北第一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铝合金模板生产线,经评估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二级”生产能力。
“进一步推动股东资源从简单叠加向深度融合转变,让机制创新更贴合行业特性与职工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权益保障体系,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与职工发展协同共进。”提及未来,索锋锋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走进陕建铭铝科技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仿佛是与“合、活、人”改革强音的共鸣。“三方共担、三方负责”令人印象深刻,职工的成长故事更触动人心。
“人尽其才、岗尽其效”并非一句空话。它体现在竞聘上岗的通道里、攻克技术难题的奖励中,体现在职工食堂饭菜的温度和职代会审议薪酬福利里。这场实践揭示:混改之水要“活”,根本在于激活每一个“人”,让制度红利真正化作个体奋斗的尊严保障与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