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三季度以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在对各项数据“临界点”严格把控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夯实主体责任,通过细化品种钢定向轧制要领、优化板材数据库系统功能、减轻库存压力等关键措施,确保生产节奏与时效同频共振。
20秒的精益管理节奏把控更加有效
为深入契合板坯热装效率,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在对轧制计划有效执行的同时,进一步厘清细化关键节点,将热装热送与热轧直送形成有效闭环,其最直观的数据验证便是末端预堆垛机的出板时间较原来缩短20秒。
这20秒的优势,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是轧钢厂成品精整作业区从冷床开始便对轧制计划进行了详细梳理,通过缓冷跨置换的方式,将品种钢和普板按照需求吨位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以普板20㎜板厚为分界点,执行4倍尺轧制,在提升轧制效率的同时为后续缩短出库时间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样,根据大板余量情况执行3+1轧制模式,为精整分段环节提供了有效参考。
另一方面,通过激光火切机和人工火切的有效配合,有效解决了厚规格品种板的交货速度。
2秒的极致压缩出库方式更加便捷
由于当前中厚板品种钢种类日渐丰富,旧版本的成品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发货速度,为此,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在增加操作页面“记忆”功能的同时对搜索功能进行扩展,有效解决了因为手动输入而造成的时间浪费。目前,通过关键字母录入,2秒就能找到成品板材垛位,以及相关检验、准发等关键信息。同时,通过页面切换,可实时查看之前操作环节,无需重启界面进行多次输入,这一特点在时效场景中可实现“外销”“内倒”“过跨车”同时装车模式,避免了人工核对后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板材入库也在页面切换中可实现实时更新的效果,结合双辊道模拟影像,入库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预判堆垛位置;切换自动入库模式,在节约扫码时间的同时有效将重心放在外观质检方面,大大减少了因外观质量而引起的质量异议。
2.5万吨的临界点库存压力得到释放
基于长期实践,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将“2.5万吨”作为库存临界点,通过“垛位定制”和批量系统挂车的方式,着力解决超长板材堆放和“品种钢”入库和发运问题,以8月份和9月份为例,虽然相关品种钢占比指标增大,但整体发运时间却缩短100min/车,有效提升装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成品库垛位进行“班对班”整理交接,严格把控垛位利用率在65%以下,确保每班次“品种钢”入库清晰明了,减少因无序翻垛而导致发运环节的滞后。(戚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