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建宏 通讯员 胡艳
9月21日,走在秋高气爽、硕果飘香、景色宜人的洛川原上,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有秋的收获,更有延长石油炼化公司(以下简称“炼化公司”)协同地方助力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共育“希望之果”的暖心故事。
播撒希望
2022年,炼化公司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在洛川积极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老庙镇杨武村是公司机关志愿者服务队的定点帮扶村。他们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急难愁盼,齐心协力解难题、巩固脱贫成果。
一次走访时,他们被村里一名叫王小(化名)的女孩深深触动。她勤思好学、品学兼优,成功考入西安高新一中,但这份喜悦的背后,却成了家里的一件“愁”事。由于她父亲常年患病,高额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负债累累。
面对怀揣梦想、渴望知识的女孩,志愿者服务队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发起“育果”助学倡议,希望汇聚众力,帮助她完成学业,拥抱美好未来。倡议发出1小时内,就有几十名志愿者伸出援手,为其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育果”助学行动是炼化公司志愿者服务队发起的首个爱心助学项目。它不只是简单的经济资助,更是一场爱的集结号,汇聚了无数温暖与力量。项目旨在凝聚志愿者爱心,帮助当地像王小一样家境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此举在炼化公司内部播撒下爱的种子,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志愿精神所感染,互助、关爱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企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正能量。
携手共进
“育果”助学行动在志愿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炼化公司趁热打铁,于2023年发起“炼化-洛川共‘育果’乡村振兴助学行暨助学认领行动”,计划对杨舒便民服务中心、交口河镇等地的困难家庭和优秀学子进行结对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落实。
为确保行动顺利开展,炼化公司与共青团洛川县委积极对接,共同开展困难青少年结对帮扶工作。同时,公司各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服务队采取“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认领了8名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爱心资助。
8支资助队伍与8名困难学生建立结对关系,不仅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还多次组织慰问活动,送去书籍、米面油、学习用品等。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各类物资及现金约8.4万元,切实缓解了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温暖了贫困学子的心,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注入了爱的力量。
爱心接力
时光荏苒,在“育果”行动的持续资助下,众多学子迎来人生新华章。今年开学前,受“育果”行动持续资助的朱起(化名)同学,怀着感激之情,与家人携带大学录取通知书和锦旗,到炼化公司表达诚挚谢意。
“‘育果’行动让我没有经济负担,可以安心求学,这份善意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困境,也会有人为我们点亮希望之光。‘育果’二字,不仅代表着资助,更寄托了炼化公司对我们茁壮成长的殷切期许。”朱起激动地说。
爱心接力,不仅见证了一名学子的成长,更折射出炼化公司以“育果”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厚植人文关怀的深远意义。像朱起这样心怀感恩的学子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育果”行动的持续推进,炼化公司多次收到受助学生的感谢信。信中,孩子们用真诚而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受到资助后发生的巨大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激励和心灵上的温暖。每一封来信,都是对“育果”行动最好的回应,也是爱心志愿精神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
炼化公司志愿者代表表示,行动自启动以来,始终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现已成为党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活动。它已超越了单一的助学范畴,成为锤炼党员党性的“实践课堂”,并发展成炼化公司的一张暖心名片。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