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化建奇迹——百万立方延安原油库项目顺利中交 为国家能源保障再添新翼
2025-09-11 15:47:48来源:陕工网
字体:【 】     分享到:

  9月10日,延安原油库项目现场彩旗飘扬、机器轰鸣,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场意义非凡的中交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由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副总经理冯奇国主持,炼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乌忠理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监理公司总监王涛和延安炼油厂厂长高怀荣等参加仪式,陕西化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科社应邀出席仪式,公司副总经理梁志强作为施工方代表发言。

  原油库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40.3公顷,包含建设库容为100万立方米的原油浮顶储罐(4台国内单体容积最大的15万立方米、4台10万立方米)及长约18.3公里的原油管道及配套公辅设施。由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陕西化建、山东昱通及腾舜高科PC总承包。作为延长石油集团落实国家石油储备任务的核心工程,延安原油储备库项目肩负保障能源安全、优化区域能源布局的双重使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西北地区原油战略储备能力。

  强作风确保项目节点目标

  项目于2025年1月10日开工,2月28日完成桩基施工。4月30日,8台原油储罐基础全部交安。5月30日,8台原油储罐主体全部完工。6月开始管道、设备及电气仪表施工。在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在9月10日顺利中交。开工以来,公司主要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指导,协调各方资源。项目进入大干阶段后,全体参建单位更是争分夺秒、全力以赴,项目部每天晚上召开进度协调会,梳理当天的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两千余名参建员工充分发扬陕西化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作风,克服重重困难,期间经历了陕北近10年来最严重的大风天气,狂风肆虐时现场不得不频繁紧急停工,施工被迫中断,可待疾风一过,所有人便又争分夺秒复工抢干,为保证工程进度拼尽全力。最终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创下全国同类工程施工进度最快纪录。

  新技术推广攻克施工难题

  时间回溯到建设初期,储罐的基础施工面临着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挑战,由于项目位于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区,深层处理难度大,需要在25米深度范围内消除湿陷性并提升地基的承载力,面对如此集中的储罐群建设,项目采用由中国能建西北院(下文简称西北院)自主开发的旋挤压灌挤密桩技术(SSPG),有效消除场地湿陷性,提升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施工的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与灌注桩工艺相比,最高可节约投资40%。SSPG在该工程中实现了国内首次全面应用,以创新之力破解传统地基处理技术难题。项目桩基工程施工自1月10日开始后,项目团队不断优化现场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昼夜不停工,下雪天不停息,春节不休假,连续作业,截至3月16日,57433根桩基施工全部完成。储罐基础施工从3月1日开始,到4月30日,用时61天全部交安,较计划提前10天。

  新材料应用提升焊接效能

  塬梁沟壑间屹立着的这八座原油储罐,其中四座也是国内单体容积最大的15万立方米原油储罐组,罐内径94米,高24米,总容积16.6555立方米,操作容积15.2675立方米。储罐罐体是国内大型储罐首次使用Q490RW厚度41mm的高强钢制造。具有含镍低、强度高、冲击韧性好、成本低等优势。焊接包括气电立焊、埋弧焊和手工焊三种方式,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等来保证这“新家伙”的焊接质量。项目还优化正装法施工工艺,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方法、合理的焊接顺序,焊接参数控制,配合气电立焊、埋弧自动焊等施工工艺,实现日均焊接量超200米,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30%,焊接一次合格率可达98.1%。

  新装备助力绿色环保施工

  除了新技术、新材料傍身,项目还引入了新装备加持,为高效完成储罐外壁除锈防腐工作,项目采用储罐外壁机器人喷砂涂漆装备。这些“钢铁卫士”凭借磁吸附履带牢牢吸附罐体,依托智能导航系统自动巡航,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即可作业。单台机器人8小时可除锈400平方米或完成防腐1920平方米,效率远超传统人工。同时,机器人配备的粉尘回收装置粉尘收集率超80%,配合环保涂料,减少污染,降低高空作业风险,节省脚手架费用,实现智能与绿色施工的融合。

  新平台实现智慧工地管理

  “智慧工地”新平台的落地应用,为现代化施工管理注入了强劲动能,更让工程建设焕发科技光彩。项目精心打造的“智慧工地”控制室,作为数字化集成管理的核心枢纽,采用“1+14”智慧中枢,即1个指挥平台,集成14个数字化模块,实现了各项工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BIM技术+航拍建模,通过三维可视化场景精准还原细节,让项目建成后的整体效果直观呈现,为设计优化和施工部署提供了精准参照;采用智能巡检、视频监控等方式全面监测现场施工质量;作业票证记录、实名制管理以及人员定位等实现数字化管理,保证每一步工作以及作业人员都做到落地有痕。这一智慧管理体系的运行,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更筑牢了安全与质量防线,成为驱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的“智慧引擎”。

  新机制保障物资配套供应

  在这庞大紧张的项目建设背后,物资保障工作也展现出新的活力。针对项目物资种类多、标准高、工期紧,物资配送中心创新保障模式,建立“主动介入、深度参与、全程管控”的配送机制,每周在项目现场协调落实物资采供进度,优化采购资源配置,解决物流运输难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2.3万米地埋防腐管道、3400余套管道支架、近1200立方米纳米铝镁保温毡和7.7万平方米铝合金瓦楞板等物资的采供,为项目后续施工提供了物资保障。

  中交仪式上,炼化公司建设指挥部对项目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下一步,陕西化建将始终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宗旨,常怀感恩之心,将延长石油作为核心的金牌客户,全力配合做好延安原油储备库项目收尾、试车工作,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努力为项目建设贡献陕西化建的力量。

  延安原油库项目的中交,将增强陕西能源应急保障和调节能力,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能源建设的版图上,为国家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增添新的光彩。(李诗琪)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