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乃至全国,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向全世界做出的“双碳”承诺实现至关重要---
“双碳”诺言下的陕建力量
背景: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据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统计,当前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建筑能耗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 20%~30%。这意味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时间拨回六年前,陕西建工控股集团开始试水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里加工,在工地上安装,从人员、设备、废料,到时间等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2016年3月,陕建新型建材基地奠基开工。
6年来,陕建产投集团装配式建筑从无到有,从跨出西安到跨出陕西,从陕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到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步步成为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探路者。
绿色使命下的陕建速度
模式粗放、材料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生产效率低……长期以来,建筑的高能耗饱受诟病,几乎成为我国节能降耗的“软肋”。
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节能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关口。
2016年、2017年,集预制装配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陕建新型建材基地、陕建(西咸新区)建筑产业基地相继建成,并正式被认定为国内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陕建产投集团用绿色发展观理念,开启了以工业化智能制造模式全面革新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步伐。
2个月内,陕建建成预制率近70%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宿舍楼,装配率近65%的省内首个装配式框架结构办公楼。
3个月内,省内首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公共建筑—西安交大创新港项目,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全面统一。
短短一年,陕建便实现了多座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装配。这种装配式建筑,比较现浇作业的种种优势被清晰地显现出来。
全生命周期式建筑节能
4月22日,陕建新型建材公司的堆场里,内外墙板、叠合板、楼梯构件等各式各样的装配式预制构件整齐地摆放着。一旁的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人正在绑扎钢筋、浇筑水泥、晾晒预制板,忙着赶制订单。
“数条高效节能的生产线,实现了建筑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和工业化。”陕建新型建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柴毅说。
陕建产品的多样性,让我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了更多优势。
记者走访发现,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部品、预制框架体系部品以及一些市政公用构件和临设使用构件,包括地下综合管廊、预制看台板、地铁盾构管片、预制路面板等产品,已经运用到省内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2018年,由陕建新型建材公司承建安装的陕西首个装配式双仓综合管廊项目建成。
据记者了解,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技术人员不仅解决了管廊构件的安装预应力张拉问题,解决了接头防水、管廊接地问题,还彻底破解了城市建设中的“马路拉链”难题。
令人惊叹的是,415节、887米的管廊生产安装任务,其项目技术团队仅用了12天便完成,比传统建设效率提高了4倍。
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采用的ERP网络管理技术,真正实现了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过程管理,为打造集约高效、综合承载能力强的西部智慧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装配式建筑的节能贡献
“双碳”目标提出后,“装配式”被认为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力抓手,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正在实施空港阳光里棚户区改造(六期)的陕建三建集团项目经理高涛认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建筑资源,减少施工时间与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耗能和排放。
“实践证明,装配式建筑更加绿色环保,更符合‘双碳’发展理念。”高涛说。
以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15号楼学生食堂的一根预制柱为例。现场安装4个人,大概30分钟安装完成。如果采用传统的现场浇筑,则需要钢筋工等工种10余人,3-4天才能完成。
据陕建测算,以抹灰为例,装配式建筑可以节约工程量50%,节水40%以上,节电10%以上,耗材节约40%,垃圾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50%以上。可以说,整个生产施工过程中基本消除了粉尘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施工。
这种节能贡献,在秦兴佳苑安置小区项目的表现更为明显。
该项目广泛采用装配式建筑,节能效果达到了70%,节水约50%,扬尘、噪声明显减少,现场建筑垃圾排放基本为零。
陕建产投集团总经理吴常明表示,陕建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可降低碳排放超过40%,是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
2020年,由陕建担纲施工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使用看台板、踏步和栏板等各类预制构件共计8055件,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缩短了工期。2022年,西北地区装配率最高的高层公寓项目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端人才生活基地装配率高达60%,陕建以低碳创新肩负起国企的使命担当,引领建筑行业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设计、施工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就必须转变大建设、大消耗、大排放的传统模式,倡导和推广以装配式建筑为特色的智能建造,我们将积极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落实《陕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的计划要求,力争‘2022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60%,为建筑业的低碳排放做出陕建贡献。”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