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航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40年,更是东航西北分公司铿锵前行、蓬勃发展的40年;是一代一代东航西北人激昂前行、谱写新曲的40年,四十年里,东航西北分公司从民航体制改革后1990年的19架飞机,到2018年11月的64架飞机,客流量从当年的31万人次到2018年的年吞吐量1200万人次,始发通航点从成立之初的十余个到今天的82个,四十年芳华,四十年沉淀,带来了东航西北分公司的浴火重生,也为东航迈向“世界一流 幸福东航”的远大目标开启了时代的按键,更为陕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几年,东航西北先后被评为:全国民航航空安全“金鹰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抗震救灾英雄”集体;中国民用航空局“全面民航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荣誉称号;“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从1989年成立至今,东航西北的发展史正是改革开放的见证史,一份份殊荣的背后,凝聚着东航西北一代代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宝贵精神。
年运输旅客1200万 枢纽建设助推“一带一路”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自古以来有着以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作为“空中丝路”的起点,全国第九大中心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经之路,西安一直备受瞩目与期待。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17年的年吞吐量已经超过四千万,位列全国第七。
东航,作为西安民用航空市场最大的央企,2012年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大在陕西的运力投入,共同推进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近几年,借力东航总部与天合联盟优势,东航不断调整战略布局,从确立“一轴两翼”的战略布局,到打造“一枢纽四中心”的西安核心市场,通过东航航线网络的连接,将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打通互联,助力陕西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也为陕西省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和流通经济”做出努力。
重任在肩 多条高高原航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没有人会想到,东航2010年开航的玉树航线,成了当年玉树抗震救灾的生命路,成为三江源儿女当时可以依赖的唯一生命线,而具备这条高高原航线飞行资质的,就是东航西北分公司高效精飞的飞行员队伍。
精兵强匠才能打硬仗,开通高高原航班需要具备一支经得起考验的机队和飞行员队伍。执飞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和2438米以上的高高原机场航班,飞行员不仅要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克服高高原机场气象复杂多变、运行难度大等困难,还需要面对高原反应和气候干燥等引起的身体不适。从开通雪域高原航线的那一刻起,东航西北的蓝天使者们就做好了挑战生理极限、克服心理障碍、用激情和汗水成就飞天梦想的准备。在东航西北的470名飞行员中,拥有高高原飞行资质机长85人,副驾驶70人,已实现连续六年无事故症候。西北分公司有16架适用于高高原飞行的空客飞机,执飞的高高原机场的航班量已占飞行航班总量的20%左右,旺季高峰期达到近25%,东航西北的机组同时还承担了东航兄弟公司高高原航班的帮飞和带飞任务,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运行保障方面,东航西北除负责西北分公司59架飞机的放行、监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承担了四川分公司全部16架飞机的放行、监控和帮助飞行工作,具有丰富的高高原放行和执飞经验。

百舸争流 满足旅客体验就是最好的服务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位开介绍信才能乘飞机到今天的手机端轻松购票,从当年的一张纸质手工登机牌到今天的手机一键值机,在西北分公司29年的发展史中,东航西北的空中和地面也经历了巨大变化。
提升旅客体验,东航西北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依托IT支撑,借助平台支付、导航等功能,逐步实现旅客在线购票、网上值机、登机导航等自助服务,“线上线下”服务高度融合,到了2018年,东航西北全面实现CUSS、东航官网、M网、微信和手机APP五种线上值机模式并存,值机的便捷化和自主化进一步突显。
东航西北“李茜空中服务创新工作室”就是这个阶段的典范,这支具有“劳模”共性的团队,通过他们的“五心”(“用我们的真心、用心、细心、热心、耐心,换取旅客的暖心、舒心、称心”)服务理念,诠释高品质尊享服务的内涵,同时进一步孵化“五心”系列产品,提炼服务技巧,补齐服务短板,真正意义上提升空中服务品质。
全国第二大“飞机医院” 助推“市场+产业”双翼齐飞
2014年9月26日,东航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投资4亿多元修建的飞机维修机库正式启用,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第二大的飞机维修机库,可同时容纳6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或2架波音747飞机进行大修工作,它是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五大板块之一的临空产业区核心带动项目,新机库的启用将使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有望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空客系列飞机维修基地,极大地助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整体飞机维修和保障能力。
2017年,东航和法国赛峰起落架系统公司合资的西安东航赛峰起落架系统维修有限公司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正式开工建设,建成之后将成为国内最强、亚太一流、国际知名的民用单通道窄体客机起落架深度维修企业。这是东航积极参与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合作、打造航空产业生态圈、拓展在陕产业布局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东航赛峰项目是陕西省市两级重点扶持工程,受到了陕西省、西安市和西咸新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东航将深化与陕西省的合作,一方面提升西安航空枢纽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在陕投资,助推陕西航空市场和航空产业双翼齐飞,有效推动临空经济蓬勃发展。

银燕新征程 新时代全新启航
四十年,弹指间,随着东航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四个中心”(培训中心、机务维修中心、研发中心、客服中心)的日趋建立和东航入驻T5航站楼,预计到2020年,“十三五”末,东航西北在咸阳机场的年吞吐量将达到1815万人次,占机场份额33%,比现在增长54%;东航将在西安市场投放飞机96架,其中西北分公司执管飞机76架,同比目前增长80%,西安枢纽建设也将迈入新的里程。
四十年,正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航西北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周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