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冬天清晨,上街买早点。拉开单元门,只见一个七十岁左右的妇女像一棵树一样站在院子里,面朝单元门,表情专注肃穆,像是恭候皇帝出朝。
□任静 “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诗中野果,正是我童年最爱吃的桑葚。 每当回味这种美味,眼前恍惚又现家乡桑树坪,一大片碧绿如茵的桑树,一颗颗桑葚密密匝匝掩于碧
□吴娜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离家较远,它在山的那头,我在山的这头。 每天一大早我就要骑着自行车出门,一路上有田野、树木、河流、清风、鸟鸣……风景很美。按理说这样“养眼”
□王锋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夜,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的情景。空旷的大院儿里,小小的我侧伏在母亲腿上,听着母亲给我讲星星的故事。经常还没等故事讲完,不知从哪儿悄悄飞出几只萤火虫,恰似流动的幻影。而
□梅小娟 “录绪,你咋也来这儿了!” “嗨,你们两口子也过来了!” 驱车几十里,刚一落座。从邻座拎起长嘴壶,准备给桌上的小碗倒碗面汤,不经意抬头,竟然发现斜侧坐着几位熟识。
□清小禾 几年前,在我热情洋溢地跳着拉丁舞时,一个急促转身让我不慎跌倒,结果不幸地磕断了两颗门牙。这场意外让我紧急走进了牙科诊所,做了根管治疗,这一疗程延续了超过半年时间,由此无奈地与很多美食绝
□张莉 “你小时候挨过打没?”同学小聚时,这个话题让我们几个50多岁的人,神游回到了年少时候。 “咋没挨过?咱矿区的孩子小时候谁没挨过打?”“每次躲得过我妈的铁砂掌也躲不过
我是陕西省煤层气新泰能源公司发电分厂常见的一种备用物资,名叫火花塞。最近,从我的亲身经历,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司变废为宝的超能力,感受到了他们降本增效的迫切性和主动性。 我的职责是负责机组的点火工作
1978年9月 一个声音从首都北京传来 带着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从此“质量”二字 注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成为了民族复兴的灵魂与希望 “质量强国”的呼声 响彻神州大地 中华儿女将&ldquo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定西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甘肃陇右了。这三块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淳厚,都是国家
王琪的诗歌总有一种或淡雅或浓烈的沉思和忧郁的气息,不但贯穿于每一首诗,也贯穿于《南山下》这本诗集。我得承认,这种气息是迷人的,是诗人将激越情绪作了妥当把控并加以幻化和变形后所形成的扎实文本。 王
人世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香,花香、茶香、饭香、酒香……然而,我体会最深的是唯有书香最醇香、最醉人。从学生时代上学念书,到参军服现役后的业余写作,再到投入建筑工地工作生活30余年,紧张工作之余坚
有人说读朱永新《阅读之美》,如同在沙地里挖宝,时读时有惊喜。去年9月份将书买回来读,近期又拿出来回味。该书内容分四大板块“精神之美”“氛围之美”“成长之美”“经典之美
《小说便条》是青年小说家范墩子的第六本著作,也是他的第一本关于小说创作的文学随笔。昨夜风清月白,借着橘色的台灯灯光,捧读这本橘色封皮的《小说便条》。读完心中久久不宁,似春风吹过的湖面,荡起万千涟漪,一
陈忠实先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中写道:“我依牛先生为生活原型,创作了朱先生。朱先生已不再等同于牛先生。”那么,《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魏燕妮 提起端午,中国人都不陌生。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重五节等,是集祈福辟邪、拜神祭祖、欢庆娱乐及饮食为一体的民俗节日。“端午”与“端五”谐音,也有称为“端五&
□董邦耀 本报记者 鲜康 摄 宝鸡桥城,一座因众多桥梁而闻名的城市,成为人们慢生活的象征。这座城市,不仅古典且新潮,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我离开宝鸡去“三线”参加襄
□李睿思 端午将至,粽香四溢,却惹起我满腹思乡之情。遥想故乡,那绿意盎然的稻田,那溪水潺潺的河畔,那熟悉的粽香,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头。 儿时的端午,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家家户户,早早便开始忙碌
□郭德诚 我参加工作那年,爷爷给我讲,老话说,郎中要老,剃头匠要小。大夫,越老临床经验越丰富,越吃香;剃头匠越年轻,越能跟上时髦。你要选职业,就选那种一旦学成,能用一辈子,越老越吃香的,这种工作养
□王晗 夏天的热情渐渐浓郁,头顶的烈日也逐渐焦躁,虽然树上的知了还未开始鸣叫,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却即将拉开帷幕。又是一年高考时,这个每年如期而至的考试牵动着无数学子的心,也让多少
□陈绪伟 小满时节让我有“小满即知足,知足即幸福”的感悟。到了芒种,就该是“忙中有种,种中亦忙”的勤奋、进取、不松懈的季节体验了。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
□君澜姥姥经常给我说妈妈年轻时候的事情,那时母亲十八岁,花一样的年纪,出落得如花似玉,左邻右舍都很喜欢她,十里街坊都想给她介绍对象。不过,冥冥之中有种特别的缘分,让她降临到了我们杨家。母亲年轻的时候,
□胡宝林馍筋,肉酥,汤热,蒜爽,一股豪壮的温热传遍全身,无一处不熨帖“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
□孙杰扶风人一做臊子面,周边几百米空气中都会弥漫着油炸或者葱花的香味,其香味浓烈持久扶风的美食种类多是出了名的,这些美食是扶风的名片和符号,更是扶风人的乡愁,时刻能唤起肠胃对美食的感情。扶风臊子面又叫
□薛晓燕我伸出小脑袋,身体缩在被窝里,吸了吸鼻子,油茶的香味儿被我吸了个正着一大锅油茶面炒好了,我迫不及待铲了一些,放到小锅里,加入冷水搅拌均匀,开火。又从冰箱里取出一颗土鸡蛋,在碗里搅成黄灿灿的蛋液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