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会 > 工会要闻 方寸之间,流淌城市暖意 ——陕西工会驿站为劳动者筑起“温馨港湾”
2025-10-27 09:34:3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10月9日深夜,西安城南客运站旁的曹京网约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工会驿站依然亮着灯。网约车司机王岩结束了一天的奔波,熟练地刷脸开门,径直走向淋浴区。“跑完夜班洗个热水澡、睡一会儿,整个人都缓过来了。”他笑着说,“自从这个驿站升级成24小时智能驿站,夜班司机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王岩的感受,折射出陕西工会驿站建设的温暖成效。自全总2016年提出建设服务站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以来,陕西省总工会积极响应,持续推进驿站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工会驿站6933家,覆盖服务职工群众365万人,日均服务达7万人次,成为劳动者信赖的“温馨港湾”。

织密网络:从“广覆盖”到“精准效”

  在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井下200米采掘工作面旁,一节特殊的“移动生活舱”成了井下1300余名职工流动的“家”。“以前下井只能蹲着吃些饼和榨菜,现在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还能歇一会儿。”矿工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感慨。这个深入地层深处的工会驿站,配备了微波炉、急救药箱和折叠椅等设施,彻底改善了井下职工的休息条件。

  这样的特色驿站,是陕西工会优化站点布局、推动服务精准化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省总工会坚持“工会主导、多方共建、建管结合、规范服务”原则,推动驿站从“广覆盖”向“精准效”升级。其中,西安建成工会驿站1111家,精准服务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宝鸡投入460余万元建成市级驿站111家,覆盖13个县区及30个重点乡镇。铜川建成驿站97家,实现“1公里服务半径、15分钟步行可达”的服务矩阵。

  驿站服务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创新。商洛市商南县城关街道办金福湾社区工会驿站增设理发、托管服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建设银行延安分行的红色旅游“劳动者港湾”,巧妙融入红色元素,提供旅游咨询和文创展示;汉中城区252个“工会驿站”遍布主次干道,形成了“15分钟服务圈”。

  与此同时,智能化改造让驿站服务更高效。目前,全省已建成1180个24小时智能化驿站。智能化驿站通过智能门禁、远程监控等科技手段,实现“永不打烊”,为劳动者提供昼夜不息的温暖守候。咸阳火车站24小时工会驿站全天候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紧急救助等一系列贴心服务;榆林高新区阳光广场驿站的智能存物柜备受好评;西安、汉中、渭南、宝鸡、安康等地也纷纷推进智能升级,让服务突破时间限制。

功能拓展:从“歇脚地”到“暖心港”

  9月25日,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路街道第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内人头攒动。“‘工’献爱心‘会’集驿站”金秋关爱活动在此举行。爱心互献捐赠区汇集了职工捐赠的各类闲置物品,西安工会医院的医生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诊疗,爱心剪发、法律咨询、智能法律服务平台终端机体验等区域也排起长队。

  这场活动是驿站功能从“基础服务”迈向“综合赋能”的生动写照。省总工会大力推动驿站“15项+”服务落地,即在饮水、休息、热饭等基础服务上,拓展出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应急药品、一键入会等多元内容。

  “工会爱心互献”是今年驿站服务的新亮点。线上,职工通过“职工之家”App的专属模块,实现物品献赠与领取;线下,各地在有条件的驿站设立实体专区,让闲置物资流动起来。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29个驿站设立“爱心互献”专区,累计献赠物品7626件,形成“职工献爱心、驿站聚温暖、群体得帮扶”的良性互动。

  各地创新实践层出不穷。榆林市河滨公园工会驿站成立全市首家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打造维权前哨;渭南市“爱心‘翼’站”常态化开展反诈讲座、手机应用教学等助老服务;在安康市文昌路邮局驿站,每月9日、19日、29日开展的“逢9爱心购”活动,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半价商品;在咸阳市,驿站滚动播放零工信息,帮助劳动者实现从“路蹲活”向“驿站找工”的转变。这些探索,让驿站从“歇脚地”升级为“服务枢纽”。

  “我们希望驿站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接口’,链入更多社会资源,让职工群众推门进来就能‘一站式’获取多种支持。”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杜佳鹏说。

长效机制:从“建起来”到“活起来”

  驿站建得好,更要用得久、活得久。如何让遍布城乡的站点持续发挥作用,考验着管理智慧与服务韧劲。

  今年8月,省总工会推出“当一天站长”活动,组织工会干部分批次下沉驿站,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他们不仅要接待职工、检查设施、组织活动,更要记录服务点滴、收集改进建议。

  “只有真正坐在驿站里,才能体会到户外劳动者的不易,才知道哪些服务还能做得更好。”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干部任彤宇在担任一日“站长”后感慨道。

  这场“角色转换”带来了服务理念与效能的深刻变化。干部们通过写日记、拍Vlog,记录下的不仅是工作点滴,更是与职工群众真挚的情感联结。近千名工会干部通过亲身服务,收集了数百条诸如“增加手机充电口”“更新药箱药品”等建议,为优化驿站布局、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日常管理提供了最鲜活的决策参考。

  为推进工会驿站提质增效,省总工会在今年6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工会驿站阵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继续加强工会驿站建设和管理,持续创新户外劳动者急需的服务内容、提高驿站服务质量,做好日常巡查、定期抽查暗访等方面工作,确保驿站功能充分发挥。

  全省各地积极响应,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延安建立驿站管理员岗前培训、月度考核机制,实行“红黄牌”动态管理;铜川推动形成“建设者+使用者+社会”监管模式,每个站点推选出1名专职管理人和N名社会管理人;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将驿站运维与评优评先挂钩;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对全系统驿站开展不定期“四不两直”抽查……一系列措施为驿站建设管理注入持久活力。

  从井下200米的“移动驿站”,到街角24小时的“智能港湾”;从一件衣物的爱心传递,到一名工会干部的躬身服务——全省工会驿站正从细微处书写着工会“娘家人”的担当。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方寸之地,已成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它们见证着快递小哥奔波的脚步,陪伴环卫工人黎明前的坚守,也为深夜归来的网约车司机点亮一盏灯。如今,7000多个驿站如星辰般散布在三秦大地,在方寸之间汇聚暖流,默默守护每一个为生活奔跑的人。

记者手记

  网约车司机王岩说起工会驿站时,眼里瞬间充满温暖的光芒。他讲述着跑完夜班在驿站洗个热水澡、躺在按摩椅上安心睡一觉,不必再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夜路回家——这让他终于“活过来了”,整个人都松弛下来。

  看着他满足的神情,记者忽然懂得,驿站之于劳动者,远不止一个歇脚点。它是深夜里始终亮着的一盏灯,是嵌入城市脉搏的温暖节点。这里安放着奔忙后的疲惫,也悄然守护着每一个平凡生活的梦想。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