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劳动者之歌 | 韩盈盈:瓷面“绣花人”
2024-05-22 09:59:5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瓷面“绣花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铜川市耀州区精善堂耀州陶瓷工作室陶瓷雕刻设计师韩盈盈

 

韩盈盈在倒装壶上雕刻缠枝菊花。

  5月13日,在精善堂耀州陶瓷工作室,90后陶瓷雕刻设计师韩盈盈专注地进行倒装壶菊纹缠枝雕刻。

  只见她用竖刀把花纹外轮廓勾勒出来,再用剔刀剔掉外轮廓以外的泥胎,不一会儿深深浅浅的纹路便跃然作品之上。今年五一前夕,凭借精湛技术、敬业态度和传承精神,韩盈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精益求精 源于热爱

  2014年开发设计的一系列日韩餐具、茶具,在陕西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金奖;2015年4月,以国宝级耀州窑陶瓷代表倒装壶为基础,重新设计装饰纹样的耀州窑青釉刻花倒装壶被特定为北方青瓷国礼,赠予印度总理莫迪先生作为访华礼物……

  韩盈盈师承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崔涛,自2008年学习陶瓷刻花技艺以来,已熟练掌握各类陶瓷装饰技法及复杂化装饰纹样设计,逐渐形成自己的技艺特点。

  其师傅潜心研究仿古耀瓷,韩盈盈则一方面紧跟师傅精益求精,一方面探索包括仿古耀瓷在内的所有印花工艺的模具转移,推进陶瓷批量化生产。

  模具原胎雕刻不同于一般瓷器雕刻,尤其不能有直角、直坡,设计弧度时,斜坡在130度左右时既容易脱模,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刻花质量……谈及摸索过程,不善言辞的韩盈盈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我爱钻研源于对耀瓷的热爱,这已经成了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她说。

打好基础 创新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没有日用瓷、工艺瓷的繁荣发展,便谈不到艺术瓷的惟妙惟肖和高水平发展。”这是她对工作的理解。

  “我要打好基础,只有把基础的日用瓷和工艺瓷做好了,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艺术瓷。”这些年,韩盈盈除了研究仿古花纹雕刻这一规定动作,还将更多元素,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创新融入创作中,让耀瓷走进现代化生活。她设计的餐具系列产品,将耀州青瓷与陕西特色旅游餐饮文化相结合,被西安市同盛祥餐饮文化有限公司使用。

  “从日用瓷发展到艺术瓷是传统制瓷的发展模式,用艺术瓷推动日用瓷、工艺瓷发展,是耀州瓷发展的必由之路。”韩盈盈说。

独具匠心 做到极致

  她说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较真,要做就做到极致。“别人找我做模具,我答应了,就不会计较成本。”

  刻花工艺、72道程序、难以规模化生产、成品率低、效率低,甚至雕刻的刀具都买不到成品……韩盈盈认为,耀瓷的繁荣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从个人喜好上讲,韩盈盈更喜欢雕刻和纹样设计,但近年来,她努力参与陶瓷制作的全流程,并反复研究原理进行雕刻和尝试,直到模具能还原到原胎80%以上的效果。

  韩盈盈将耀州窑传统纹饰和现代艺术审美相结合,让耀瓷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充满活力的新设计新理念。她将陶瓷刻花装饰布局于模具原型上,将手工成型转化为机械成型和压力注浆成型,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产品合格率极大提高,提高了耀州瓷产品质量和产量,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社会效益,使耀州瓷刻花这一精美而传统的装饰艺术实现工业化转型突破。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耀瓷制作未来一定能形成细分市场。也许繁荣我看不到,但想到能贡献力量就很开心。”韩盈盈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