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一线风采 县域产业开发的领头雁——记延长县果业中心农艺师王森
2005-05-26 00:27:37来源:
分享到:
  字体:【

   19年前延长县的苹果和梨的种植仅限于自然生长、农户单干之中。当1986年县委县政府将苹果开发列为主导产业时,延长的果树面积只有7000多亩,其中主要是枣树。许多人不相信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干旱少雨的延长县也能发展苹果产业。但有一个人他不但相信,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为延长县果业的发展出力流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苹果和梨成为延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个人就是延长县果业中心的农艺师王森。
  从1986年到2004年,延长果业的发展历程就是王森这个普通职工探索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发展“梨果”产业新路子的艰辛过程。他从农艺学校毕业后回到延长园艺站工作,从那时起他就投身“梨果”产业的开发事业中,他借鉴黄陵、洛川等地的经验,依靠科技,具体实施“梨果”产业计划,几年间就使延长“梨果”产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1989年,他又承担了国家科委科技扶贫项目《旱塬、坡地苹果早熟、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在董家塬建立示范点,从旱作栽培入手,在建园上下功夫,使4年生秦冠亩产达1560公斤、5年生新红星亩产达871.5公斤,打破了延长苹果低产的历史。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他也因此被群众称为“产业开发的领头雁,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1992年,王森通过考察,认为在黄河沿岸的三个乡镇发展砀山酥梨有广阔的前景,并可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县上的支持下,他带领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栽种梨树,在三年时间内建立示范园3400亩,带动黄河沿岸建立酥梨生产基地1.16万亩,并为延长县建设10万亩酥梨基地打下坚实基础,使延长县果业发展形成苹果、梨两条腿走路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2002年,王森被县委县政府调往果业中心工作,面对债台高筑、人心涣散的现状,他建议将“梨果”业确定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主导产业,果业中心成为这一主导产业的领头单位、形象单位。之后,他便跑农村、建基地,按照“增面积、建基地、强管理、提品质、抓营销、闯市场”的方针,大力推广“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并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做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健全技术服务、贮藏营销、防雹防灾三大体系,使全县梨果总面积由2001年的16.8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26.4万亩;优果率从2001年的20%提高到2004年的56%,全县果业的总产量达到6.4万吨,总产值57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9元。2004年,他被省科技厅授予陕北科技扶贫先进个人;今年五一前夕,被授予延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
关键词:|抢修|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