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钢铁脊梁上的设备守护神
2025-05-14 10:39:05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在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轧钢厂,总能看到一个手持测温枪、腰挂测振仪的身影。他时而俯身倾听齿轮的呼吸,时而举灯探查减速机的脉搏,26年的光阴在这个51岁老师傅的蓝色工装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岁月痕迹。他就是杨增强,一个用匠心守护钢铁脉搏,用智慧浇灌技艺传承的“设备神医”。

  提起杨增强,熟悉他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份认可,既源于他谦卑好学的态度,更来自他对钢铁事业的赤诚执着。

  1998年从陕冶技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焦化厂钳工岗位,正是在这一年,他领到了人生中第一把游标卡尺,于他而言,这把卡尺不仅仅是测量工具,更成为他做人做事的标尺,陪伴他从青涩走向成熟,见证他从维修小白一步步成长为钳工高级技师,从学徒蜕变为陕钢集团“技术状元”,再到陕西省冶金建材系统“带徒名师”。

  2018年,由于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表现突出,他被抽调至轧钢厂专业点检组,主要负责板带及高线的专业点检工作。2022年寒冬的一个凌晨,他在点检过程中发现卷取机轻微晃动,于是就蹲在卷取机旁,仔细观察,“停!经过仔细检查,0.2毫米的细微裂纹在他布满老茧的指腹下现形。立即更换大盘!”这个果断的指令让在场技术人员面面相觑,直到直径3米的巨型盘体被吊离设备,人们才看到背面已遍布蛛网般的裂纹。这双能辨识发丝四分之一精度的眼睛,又一次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掐灭在萌芽状态。

  这样的惊险时刻,在杨增强的职业生涯中早已不是孤例。从发现联轴器0.05毫米的齿隙异常到捕捉板链运行轨迹0.3度的细微偏差,他独创的“望闻问切”设备诊断法已成为轧钢设备管理的规范。工友们说,经他点检过的设备就像做过全身CT,任何隐患都无所遁形。

  杨增强还多次参与轧钢厂技术改造项目,为板带粗轧除磷改造出谋划策,解决了制约带钢表面质量的瓶颈问题;通过实施带钢自动入头改造,大幅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除此之外,还为轧线各油站安装了液位声光报警器等,这些凝聚着汗水的创新,为公司创效30余万元。

  在杨增强的工具箱里,除了常规工具,还珍藏着三本磨破封面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设备运行的“心电图”,在每次大修、抢修完成后,他便会带领徒弟对各个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梳理总结,并开展专题培训,及时积累并传授技术经验,使徒弟对设备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多年来,杨增强带徒100余名,大多数徒弟已成长为岗位的骨干力量,还有部分徒弟走上了管理岗位,而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陕西省带徒名师”荣誉称号。

  夜幕下的轧钢厂依然机器轰鸣,杨增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点检工作。在他身后,新安装的智能监测屏闪烁着数据流,而他依然坚持用手掌感受设备的温度,“机器会说话,就看你愿不愿听”。这句话,他重复了26年,也将继续传递给一代代钢铁人。在这片火热的钢铁世界,匠心传承的故事,永远比钢花更璀璨。(杨冰)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