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恒
“报告,供水线路Ⅰ回16号杆塔改迁抢修任务圆满完成,新杆各项参数验收合格,线路已具备送电条件!”10月13日12时23分,在延安子午岭深处,随着香房水厂16号杆塔顺利送电,黄陵矿业供水Ⅰ回供电线路历经30余小时的抢险攻坚战终于告捷。
“供水线路Ⅰ回16号杆塔基础沉降,发生倾斜,申请停电抢修。”10月12日20时,黄陵矿业机电公司调度中心接到线路维护班职工的报修电话。
近期连阴雨,沮河水暴涨,该公司线路维护班巡视人员对供水线路Ⅰ回进行雨中特殊巡视时发现,16号杆塔基础护墩被大水冲走,杆塔倾斜角度达15度,随时可能引发线路跳闸,直接威胁22座水泵房的用电,影响全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为防止因杆塔倾倒导致停电事故,抢修人员立即对10千伏供水线路Ⅰ回16号杆进行改迁。
10千伏供水Ⅰ回输电线路是黄陵矿区生产生活用水泵房的主要电源,线路分布于香房村至上畛子林区的山林间和农田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线路易受恶劣天气影响,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强降雨天气频发,致使沮河水位猛涨,连续冲刷线路基础,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险情就是命令。供电所值班领导潘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20名抢修人员携带工器具冒雨集结,赶赴现场。“供水线路是矿区的生命线,必须尽快恢复供电!”潘博在现场勘查时强调。依托智慧电网监控系统,已提前通过相邻线路实施负荷转供,保障了水厂核心设备临时用电。
雨夜的山路泥泞湿滑,抢修人员身着雨衣蹚过积水,用无人机对倾斜杆塔及周边地质环境进行立体勘测,快速确定迁改方案,在原杆位北侧12米处重建基础,同步拆除受损杆塔。凌晨0时15分,临时基坑挖掘完成;1时30分,新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起重机精准将12米水泥杆立入基坑,施工人员冒雨紧固地脚螺栓,安全帽上的水珠与汗水交织滴落。
“注意导线张力!”外线工杨华在现场大声指挥架线作业,雨水模糊了视线,鞋子沾满泥巴,分不清颜色。经过8小时鏖战,新杆塔各连接金具组立、导线架设、绝缘测试等工序全部完成,通信网络也同步完成抢修。
13日12时25分,随着调度中心合闸指令下达,线路恢复供电,水厂智慧水务平台显示供水压力瞬间回升至正常范围。
此时,山间骤雨初歇,几名负责压接线缆的抢修队员,因在杆塔顶端停留太久,手指僵硬到无法完全伸直。当线路恢复供电的消息传来时,抢险现场的工作人员纷纷卸下满身疲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笑容里既有坚守的力量,更有守护矿区“生命线”的温暖。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