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悦廷
接触网工利用水平尺检查分相接头是否过渡平顺。
通讯员 张赢 弘摄
五月时节,桃花漫山绽放,如同罩上一层粉嫩轻柔的薄纱,嵌着几抹葱翠,肆意着盎然。
“分相绝缘器等位线安全措施已设置到位,可以开始作业了。”对讲机里传来作业负责人鲜彧飞的声音。5月8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供电段青年突击队将在陇海线宝天段福临堡站至晁峪站间对铁路供电的“心脏联络开关”——分相绝缘器进行全面“体检”。
铁路供电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的“动力引擎”,肩负着为列车提供动力和为铁路设施输送电能的重要使命。而接触网设备就如同铁路供电系统的“血液”,其顺畅运行至关重要。其中,分相绝缘器作为接触网的“心脏联络开关”,是让“血液”流畅起来的关键“秘密武器”,由主绝缘、导流板、消弧角等7层结构组成,每层都需要毫米级的精细呵护。
收到作业命令,青年突击队队员杨兴敏将安全绳扣进腰间的D型环,仰头望去,春光映在分相绝缘器的表面,光晕里晃动着郁郁的青绿。
“检查分相绝缘器主绝缘状态,测量烧伤放电痕迹。”对讲机再次响起时,他下意识挺直了腰板,屈膝半跪在检修平台,让卷尺的金属刻度对准朝阳方向,睫毛微微颤动,他的眼中满是专注,指尖抚过被电弧灼烧的凹凸处,细碎碳粉粘在胶质手套纹路里,“经测量,最大放电蚀损长度100毫米,符合标准。”确认无误后,他回应道。
不远处,鲜彧飞正调整着激光测量仪焦距,听到汇报后,他举起对讲机轻声说道:“对分相绝缘器水平、偏斜角度进行检测,本处线路为直线区段无超高。”杨兴敏解开工具包,将磁性底座吸附在承力索上,游标卡尺的精密齿条在春光里泛着银辉,“测量分相绝缘器接头偏斜角度,偏斜角度0度,完全符合标准。”
“现在我们对分相绝缘器接头两侧导线磨耗进行检测。”队员杨鹏辉轻呼一口气说道。杨兴敏撸起袖子,向前挪动一小步,将游标卡尺测量爪卡入导线凹槽,“测量截面高度9.76毫米,符合技术标准。”这一刻,近两个小时的精神高度集中后,青年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
“分相绝缘器作为接触网关键设备,结构复杂、技术指标多达7类,近五年曾引发10起设备故障。”今年31岁的拓奥运是供电技术科的副科长,也是青年突击队的负责人,他介绍道,“连日来,我们创新运用‘自工序完结’方法,对管内1028.978公里的69处接触网分相绝缘器检修工艺进行系统优化,使设备检修完结度从48%提升至97.6%,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现场的设备质量问题。”
午后氤氲弥漫,作业车正缓缓向远处驶去,青年们摘下安全帽,任山风穿过浸透汗水的发梢。此刻,每一个被修正的0.01毫米偏差,都将成为每趟列车向前奔腾的底气,他们丈量过的供电线路,正沿着万里铁道线向更远处生长。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