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千年丝路驼铃远,今朝云端万象新。5月21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内人潮如织,纷纷赶来打卡第九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
作为丝博会首次设立的专题展,低空经济展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低空空域改革管理办公室承办,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创新驱动低空经济,融合共绘丝路新篇”为主题,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重点展示低空装备制造、低空安全管控技术、低空应用场景、低空运营保障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来自全国30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集中展示100多架固定翼、多旋翼、eVTOL等各类飞行器,以及350余套通信、导航、反制设备。通过实物展览、互动体验、场景化演示等形式,全面、系统、立体地呈现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前沿技术。
陕西地理位置重要、空域条件良好,航空产业基础雄厚,开展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发展低空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基础和后发优势。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陕西将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搬”进展馆。
在铜川展区,这座以工业闻名的老城,正以新材料赋能低空经济新赛道。六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中,一架物流无人机正模拟从山间穿梭运送急救物资,另一侧,无人机搭载的测绘设备实时生成三维地形图,引得观众驻足拍照。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项目已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比如用无人机巡查矿区安全,效率比人工提升10倍。”
西咸新区展位,一架黑白相间的烛龙一号氢动力无人机成为焦点。20千克的轻盈机身搭载着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更藏着颠覆传统的动力心脏——全氢能驱动系统。“这架飞行器续航3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00公里。”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鑫边演示边解释,陕西完备的氢能产业链,正是这类创新产品的底气所在。
安全是低空经济腾飞的羽翼。不远处,天和防务反无人机系统正在模拟拦截“黑飞”设备,屏幕上跳动的雷达信号于实时拦截画面,让观众直观感受低空安全的“智慧防线”。目前,这些技术已应用于机场、重大活动安保等场景。
展区内的“人气王”当属沉浸式体验区。坐到驾驶舱上手持方向盘,观众瞬间“变身”无人机驾驶员,在虚拟的秦岭山脉中执行森林火灾监测任务,让人身临其境。另一侧的小朋友苏婷正操控“战斗机”穿越障碍赛道,欢呼声此起彼伏。
昔日,驼队驮着丝绸香料跋涉万里,踏出文明互鉴的印记。今朝,低空经济载着创新火种腾空而起,在云端之下编织生活新图景,引领我们奔向未来。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