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2024-02-02 14:19:40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陕工网讯(记者 郝佳伟)2月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入选项目分别是清涧寨沟遗址、韩城陶渠春秋京邑遗址、宝鸡下站遗址、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城墓地、神木杨家城城址。

  寨沟遗址及附近区域的考古工作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发现了黄土丘陵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和殷商文化圈以外数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等文物与殷墟文化十分接近,为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珍贵考古资料。

  陶渠遗址是继梁代村芮国遗址之后又一处可确定的春秋早期畿内封邑遗址。此次考古发掘明确了遗址的布局、结构和内涵,为研究春秋早期畿内封邑提供了标本,为复原京邑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对研究周代分封制、政治地理有重要意义。

  畤祭是秦的祭祀传统,秦汉两代在雍地先后设立五畤进行祭祀,史称“雍五畤”。下站遗址的祭祀遗存数量庞大、内涵丰富,与雍五畤之一的密畤在位置上有唯一对应性,遗址出土的“密”字陶文,进一步明确了下站遗址即为密畤所在地。下站遗址作为目前国内发现的先秦至西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为研究此阶段祭天礼制及其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汉唐漕渠与昆明池遗址考古不仅确定了汉武帝为开辟“丝绸之路”而开凿的昆明池的池岸线、池深、库容及相关要素,还明确地发现、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汉唐漕渠的取水口和部分渠身,共同构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汉唐时期水利工程考古。该项考古发现了“八水绕长安”中久已不存的滈水,并确定了周都镐京的东界、南界。

  北城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从十六国北朝延续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处独立墓地,对十六国北朝至唐初三百余年间,北方复杂历史背景下长安地区的人群构成、文化融合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麟州为唐宋时期的西北边关重镇,北宋名将杨业一族生长于斯。杨家城城址为全国少数保存较为完整的唐宋时期州县城址,结合地望、文献等证据,可以确定为唐宋时期的麟州城。该城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北宋时期的地方军事策略、城防设施、建筑结构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