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关于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拟命名名单的公示》。经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办)推荐、专家评审、现场复核等程序,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拟命名1000个社区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我市7个社区拟入选,名单如下。
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
社区拟命名名单
(西安市)
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西电设社区
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东关社区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
西安市阎良区新华路街道航苑社区
西咸新区北杜街道阳光里第一社区
西安高新区丈八街道枫林绿洲社区
西安高新区细柳街道紫薇田园都市社区
服务老年人群体,解锁养老新场景,西安这些老年友好型社区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一起来了解吧。
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西电设社区
胡家庙街道西电设社区位于金花北路280号,辖区占地17.7万平方米。社区共分2个住宅小区:西电设生活一区和西电设生活三区,共2035户。一区位于金花北路,三区位于公园北路,2019年5月移交至现社区,共11名社区工作人员。下一步,西电设社区将用好用活群众资源,加强协商议事阵地建设,以“和事佬”议事机制凝聚多方治理力量,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东关社区
东关南街街道东关社区为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要,便民服务中心(站)开通帮办代办绿色通道,按实际需求提供预约、延时、上门服务。探索“便民+暖心”服务模式,东关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联动,打造“门铃工程”上门服务。同时,打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面积750平方米,集老年人智慧健康、康复护理、日间照料、学习娱乐、社会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以“立足社区、面向老人、专项服务”为宗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
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36%。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和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强设施护航、优服务提质,不断优化为老服务模式,倾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幸福晚年。
西安市阎良区新华路街道航苑社区
新华路街道航苑社区成立于2002年9月,管辖2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4177人。社区按照一部一厅+N室的标准,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睦邻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红色议事厅、志愿者服务站、社工服务站、妇女之家、档案室和警务室等便民服务站点。聚焦“一老一小”工作重心,以社区直属党员为骨干,形成技能互助小组,精准对接居民需要,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西咸新区北杜街道阳光里第一社区
北杜街道阳光里第一社区是空港新城建设的回迁安置小区,社区成立了“和言悦色”居民议事会,通过居民自治解决实际问题,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社区+物业+业主三方共商社区事务管理,着力议好办好小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维修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除了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北杜街道的社区片警、城管队员、法律顾问等多元协商主体都积极加入进来,打造共治共享的“五心五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西安高新区丈八街道枫林绿洲社区
丈八街道枫林绿洲社区成立于2007年,包含15个居民小区、两个商业综合体,辐射面积180万平方米。据了解,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刻钟便民服务的“枫林实践”,连续两次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于2023年获得全市首批认证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称号。
西安高新区细柳街道紫薇田园都市社区
细柳街道紫薇田园都市社区成立于2010年1月,服务范围东至西沣路辅道,北至锦业三路,西至西太路,南至郭杜西街,约9平方公里,辖有16个自然小区31个院落,共28058户约8万余人。结合实际情况,社区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打造社区工作特色名片“小薇服务+”,链接居民需求和辖区资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架起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