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将统筹推进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促进群众就业创业,更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升级需求。
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现有农村邮政快递网络基础上,基本建成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县域农村寄递物流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快递服务“三农”成果更加丰硕,全面实现区县(开发区)有中心、镇(街道)有网点、村(社区)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广大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寄递服务。
2022年,西安市80%的区县(开发区)建成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全市80%的镇(街道)建成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站,全市80%的建制村(社区)建成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点。到2025年,全市所有区县(开发区)建成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全市所有镇(街道)建成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站,全市所有建制村(社区)建成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点,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
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改造,选树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供销社等行业协同发展机制,统筹各类资源,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新模式,选树培育一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大力推广“快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一批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企业。支持快递企业利用自有电商平台,提供农特产品销售、运输、配送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邮政服务在农村末端寄递服务中的兜底作用,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改造,提升农村邮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快递企业通过驻村设点、合作共建等方式,逐步扩大“快递进村”覆盖面。
设置公益性岗位,保障物流末端可持续运行。《实施方案》明确,充分发挥村集体主阵地作用,将“快递进村”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和村民代办事务,鼓励在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区域建设快递服务点或布设智能快件箱,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保障农村寄递物流末端可持续运行。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合作建设区县(开发区)级邮件快件处理中心,实现集中分拨、共同配送的集约化经营。加强对既有镇(街道)客运站、交管站、公路养护站等设施的升级改造,打造具备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节点设施。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开放共享,拓展镇(街道)支局所、邮乐购、村邮站等现有站点功能,主动承接代收代办代缴等各类农村公共服务,搭载农产品代卖、工业品代购、快件收投及其他便民服务功能,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