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本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立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围绕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组织,高效率推进,着力在学党史、悟思想上下功夫,在办实事、开新局上见实效,通过科学务实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用真心诠释责任担当,用真情赢得群众赞誉,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结出累累硕果。
心系企业,用“高效”助推考评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11号)精神,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要求,省质监总站负责全省特级、一级(含专业承包一级)、中央在陕建筑施工企业和所监管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考评工作开展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考评采取现场答疑、宣贯、送政策、送知识上门等一系列举措,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质监总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及时调整考评程序,严格考评标准,为确保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持续做好考评工作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截至目前,共考评特、一级企业596家,主动为243家企业上门指导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发放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书籍208本。通过努力,让参与考评的相关企业对标准化考评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热忱服务,用“真心”解决群众困难
“没想到向开发单位反映了两年多都未解决的问题,在市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个月就处理好了,我们非常满意!”。9月29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某小区业主代表将“秉公敬业、为民解忧”的奖牌送到西安市质安站,表达了对监督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群众权益的感谢。
据悉,位于西安市莲湖区的“西电新园”项目,是2016年交付的商品住宅小区,由于存在装饰安装施工和合同约定不符等房屋问题,小区30余户业主代表于是来到市住建局寻求帮助和支持。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后,西安市站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监督人员前往实地查勘、调阅设计文件、开展实测实量,在核实了业主反映情况基本属实后,监督人员多次召集建设、施工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协调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指导,促成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在尽量减少对业主生活影响的前提下,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房屋修缮,保障了房屋符合设计标准、满足使用功能,受到了诉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住宅工程质量是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以西安市质监站为代表的全省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将解决房屋质量问题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聚焦投诉集中的渗、漏、裂等房屋质量通病,着力抓牢建设单位质量首要责任落实,坚持站稳群众立场,一件接着一件办好惠民实事,一个接着一个解决民生难题。以该站为例,全年市、区两级监督机构共受理质量投诉问题400余件次,其中市站直接参与督促处理24次,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7%以上,在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下,该站集中清理了一批长期积累、“久拖不决”的典型案例,妥善解决了一批多年来困扰群众生活的疑难问题。
同样,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宝鸡,宝鸡市质安站也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及时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今年以来,该市共收到质量投诉71起,70起已得到妥善处理,另外1起正在处理中。今年1月份,该市兰宝小区部分业主投诉房屋地基下沉造成家中地面下沉,瓷砖空鼓。该站先后5次召开包括社区、物业、建设、设计等责任主体单位与业主代表的协商会,逐一查找各家的问题,把存在问题摆到桌面上,一一分类制定相应维修方案,同时委托陕西省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找出“因排水管破损,污水渗漏,导致室内回填土下沉”问题症结,达成维修共识。尔后,该站工作人员积极协调,持续跟进,历时近半年的时间,23户居民投诉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用务实专业的精神,树立了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业权威和良好形象。
躬身力行,用“真情”赢得群众认可
房屋产证登记是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大事,省质安总站始终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坚持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维护稳定的工作原则,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把推动房屋处遗办证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指导各市、区县、开发区监督机构对房屋处遗项目委托开展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并对检测合格的项目及时出具审核意见表,仅在西安市内就推动完成155件处遗办证工作。
西安市站面对碑林区泰和人家、馨雅园等项目建设单位灭失或无法提供施工设计文件等“疑难杂症”问题,在处理过程中,该市监督人员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社区一线察真相、访实情、听真话,用躬身入局、身体力行的工作方式,准确掌握各项目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向属地部门和项目单位提出处置意见建议,通过多方协调、反复沟通和不厌其烦的解释答疑,终于促成房屋质量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拿到检测合格的报告后,又及时协调属地部门出具了审核意见表。在各方推动下,两项目均于今年7月1日前办理完成房屋产证,群众合法权益和房屋居住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监督人员用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赢得了社区业主的广泛赞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已为近20万户社区业主的房产证办理提供了工作助力,其他市区相关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此类疑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切实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拼搏奉献,用“责任”践行使命担当
9月份,备受瞩目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召开,陕西成为中西部首个承办全运会的省份,对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三个陕西”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省质监总站、西安市站在落实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全力保障十四运配套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注重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指导工作实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将认真履行监管工作职责、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安全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根据十四运会筹委会和省厅工作安排,省质监总站先后对全省需要新建 30 个、改建 24 个场馆设施进行了20余次督导指导工作,重点检查了各场馆组织机构运行、场馆设施建设进度及竣工等工作进展情况。直接负责了陕西奥体中心、常宁生态训练基地和省体育场 3 个十四运主要场馆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为把第十四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办出质量、办出效果、办出水平贡献出质监力量。西安站在直接负责的地铁十四号线、朱宏路-凤城五路立交、北辰永淳路隧道、灞河元朔大桥、元朔西铜高速立交等重点项目监管工作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的工程建设要求,市站监督团队立场坚定、迎难而上,担当不讲条件、落实不打折扣,在项目交付验收前的关键时期,监督科室负责人带头驻守现场,连续多日24小时奋战在施工一线,坚持问题隐患绝不过夜、立行立改,监督人员以只争朝夕、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顺利保障了一批重点项目如期建成交付,在向圆满精彩举办十四运会奉献精品工程、民生工程、百年工程的同时,也为市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捷、顺畅、安全的道路保障。
闻令而动,用“实干”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坚守建筑施工工地疫情防控阵地,用行动和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密切聚焦疫情动向,及时调度组织,成立了以省质监总站牵头,西安市、咸阳市、延安市等监督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全省监督系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省、市、县三级监督机构联动机制。1月1日至10日积极奔赴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区、西咸新区、浐灞新区,对14个在建项目的疫情防控和建筑工人生活保障情况进行暗查暗访,对项目防疫及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现场服务和保障;西安市高陵区建管中心协调安排将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紧急搬运到辖区的44个在建项目,及时将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名建设者手中;航天基地质监站组织深入一线,为辖区在建工地送去了4000盒方便面,2000盒饼干,2000瓶牛奶,2000袋方便面,1000余斤蔬菜;曲江新区质监站协调联系为全区96个建筑工地点位共计7200余名工友发放了1.3万余份包含肉、蛋、菜等的物资确保滞留人员物资有保障,生活有温度。
全省质监系统上下把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一次政治大考,上下一心,以坚定的意志和切实的行动共克时艰,在防控一线展现责任与担当,在抗击疫情的“政治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为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作出应有的质监贡献。
历史潮流奔涌向前,伟大事业凝聚人心。随着我省建设步伐的加快,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将面对新形势、承接新任务、迎来新挑战,我们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实做细,用真心、真情和实干为民服务,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作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质监宣)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