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三五”时期出土文物3.7万余件
陕工网讯(记者 赵院刚)9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全省实施了考古项目691项,发掘出土文物3.7万余件(组),7项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项荣获“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2项荣获“田野考古奖”,3项考古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石峁遗址被评为近十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截至目前,陕西共6处33个申遗遗产点,19处大遗址列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为进一步用好考古研究成果,我省已建成基于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及遗址公园100余家,“十三五”期间,新建了铜川、渭南等文物类博物馆及梁带村等考古遗址博物馆,目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4处、立项8处,5处长城点段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建设了首批25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全省年均举办各类展览400余项,接待观众近亿人次,开发推广文创产品上千种,不断发挥考古成果的公共服务功能,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灿烂文明的“金色名片”。
另悉,陕西首创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10项工作机制,全省群众文保员数量突破8000人。
责任编辑:rmt-焦晓宁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