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记者 牟影影)6月24日,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主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推进幼小教育科学衔接,使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健全幼小衔接长效机制。形成“行政推动、教研引领、家校(园)协同”的科学衔接长效机制,完善幼小衔接政策,健全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制度,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深度融合,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设立幼小衔接实验区。在全省设立了16个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48所试点园和48所试点小学,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教研合作,探索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活动。
坚持幼小衔接源头治理。小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得以任何理由压缩课时,加快教学进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应按相关要求予以落实。结合小学新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制订入学初期的学习和生活制度,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
形成家校社协同新合力。建立家校(园)的合作细则,通过走访、讲座、家长学校、家校(园)联系手册等方式,制度化、常态化地开展家校(园)共育工作。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背教育规律行为治理力度。
大力推广安吉游戏模式。树立科学的保教理念,充分认识游戏对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独特价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启动实施安吉游戏推广工作,指导各地加大幼儿园游戏实践探索,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积极营造科学衔接的氛围。主动开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公益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科学保教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了解,2016年,省教育厅率先出台《陕西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小学务必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育,推动幼小平稳过渡。2019年至2020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活动指南》《小学一年级语文“零起点”教学指南》《小学一年级数学“零起点”教学指南》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细化工作要求。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