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记者 赵院刚)6月12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渭南市人民政府在渭南市华州区渭华起义旧址共同主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活动,省政府副省长方光华、副秘书长张军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组长王希峰、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可小闹,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娥等出席,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渭南市副市长杨武民分别致辞,省、市和华州区宣传、文化和旅游、教育、党史、文物等部门,高校、受表彰和受邀代表参加。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旨在通过主场活动,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用“革命文物保护+特色非遗传承”的形式,更好发挥文化遗产特别是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凝聚社会共识。
主会场活动中,嘉宾向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授牌,该“联盟”是全国首个省级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组织;对陕西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12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集中授牌,现场发放文化旅游惠民卡;举行革命文物主题长安通首发仪式,通过扫描二维码可720度云游革命旧址;向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家库专家颁发聘书,将开展革命文物保护相关战略研究、项目规划、决策咨询和评估工作等;延安市、渭南市革命文物讲述人以《民族英雄刘志丹》《渭华起义砖铺字标语》为题,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活动中表彰了2021年入选“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和入围者,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举行《走进红色纪念馆丛书》赠书仪式,该书再现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在陕西的活动轨迹和奋斗历程;启动“第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组织华州老腔《渭华起义英雄汉》、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陕南民歌《十送红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和“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展示、革命文物主题系列文创产品展示,及以渭华起义为主题的皮影、剪纸、竹编、粮食字画作品展示;先后组织参观西岳庙《智取华山》革命事迹展、渭华起义旧址、渭华起义陈列馆,观看大型革命题材秦腔现代戏《渭华星火》。
除主场活动外,全省各地、文博单位等共安排各类活动262项,全省各地还将举办“黄河记忆非遗展”“非遗购物节”等110余场非遗主题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和非遗产品展示展销,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浓厚氛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站、新华社陕西分社等34家中省市新闻媒体对主会场活动进行直播、报道。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