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6月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光明网、新浪陕西、陕西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渭南、商洛、安康市委网信办协办的庆祝建党百年网络名人学党史看发展主题活动,在渭南市渭华起义纪念馆举行启动仪式。未来5天,主题活动还将在商州区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丹凤县马炉村党性教育基地、山阳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安康市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旬阳县党史文献馆及红军镇等地开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省委网信办组织22位网络名人和网络评论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学百年党史,悟发展逻辑,看今昔巨变,推乡村振兴,用脚力践行责任,用眼力发现真实,用脑力深刻思考,用笔力诉说真情,推出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温度的精品佳作,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生动鲜活的方式,对更好传承红色精神,展现陕西发展成果,讲好党史故事、聚集复兴伟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助深入学习党史,锤炼“四力”、打造“三有”。
一个更为直接的收获,是红色教育基地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桩桩史实、一个个故事带给参观者的震撼与深思。这是对革命历史的回望,这是对精神之钙的补充,是一次灵魂洗礼、初心擦拭。置身渭华起义纪念馆,伫立烈士殉难井旁,斗争岁月的惨烈情景历历在目。渭华起义中相继有300多名共产党员、革命军战士、赤卫队员和人民群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最小的只有15岁。惨遭杀害的人中,有的父子、兄弟同时遇难,有的全家被杀,渭华原上血流成河、一片火海。其中侯振和、刘孝智、李邦彦等十余名同志被清乡团匪徒严刑审讯、毒打致死后投尸井中。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被敌人重重包围,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他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颅残忍割下,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示众……历史警示我们,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革命成果弥足珍贵,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什么给了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让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对信仰的笃定,对信念的坚守。是信仰与信念,点燃了渭华起义的冲天烈焰,让贫苦的工农大众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动摇了国民党反派的统治。也让聚集在党旗下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具有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渭华起义“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传,与初心使命高度契合。93年前共产党人组织发动的声势浩大的渭华起义及其凝结的精神,至今依然是激励后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精神密码。永存天地,光照千秋。
赓续红色精神,致敬百年华诞。今天学党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让每一位党员的信仰与信念更加坚定。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难以实现。亦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陕西红色资源,时时刻刻补足精神之钙,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推动中国巍巍巨轮行稳致远,让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让人民和顺致祥、幸福美满。这是献给党百年华诞的礼物,这是对百年大党的致敬。(雷钟哲)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