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实习记者 董欣)6月8日上午,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获悉,“十三五”时期,西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57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895亿元,市场主体由2015年的1.6万户增加至2020年的12.3万户,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第15位、稳居西部第一。
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构建“4+4+4”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先后引进了吉利、隆基、华天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目前企业主体超过6万家,汽车、新材料新能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成势,初步构建了“4+4+4”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70亿元、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工业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推行“一站两口三全”经开服务模式
近年来,经开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两口三全”经开服务模式,18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自贸区经开功能区累计形成创新发展成果50余项,包括“云税贷”、“微理通”等4项国家级创新成果,营商软环境指数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前十、西部第一。
打造大、中、小有序衔接的科技企业成长梯队
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10家,较“十三五”初期增长5倍以上;年技术交易额由31.45亿元提高到110.37亿元;企业参与主导制定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由41件增加到229件,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由1600件增加到3000件,累计专利申请量超6万件。同时,建立各类研发机构286家,院士工作站18家,拥有研发人员4万余人,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9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69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有序衔接的科技企业成长梯队,成为西部地区最具科技创新潜力的代表性经济板块之一。
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累计建设市政道路150余条、300多公里,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建成一批公园广场;新增绿地面积165万平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1%。全区现有幼儿园、中小学共93所,三甲医院2所,在建学校12所,红会医院、儿童医院、中心医院经开院区6月份都已实现项目封顶。设立16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养老服务站,市民安全感达到97%以上,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