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陕西关于检查《畜牧法》实施情况报告提请审议 建议出台重点畜禽品种研发与推广补助政策
2021-05-26 19:06:22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畜牧业实现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陕工网讯(记者 薛生贵)5月26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作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有许多信息是百姓关注的。

  《畜牧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制定出台了“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推动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围绕“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促增收”总体目标,依法履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性改革,畜牧业实现了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我省形成了“陕南生猪、陕北肉羊、渭北肉牛、关中奶畜”产业板块。关中奶山羊存栏量、羊奶产量、羊乳制品产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位。全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5.6%,较201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重大动物疫病常年群体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省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报告显示,我省实施《畜牧法》还存在对实施《畜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畜牧业发展规划落实不到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选育工作滞后、监管能力建设仍显不足和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检查发现,一些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存在种群规模缩小、杂化和性能退化风险,提纯复壮难以有效开展。一些保种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多,对保种积极性不高,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资源保护困难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有重引进轻培育、重利用轻保护倾向,目前我省主要畜禽良种大部分从国外省外引进,畜禽“芯片”供应存在“卡脖子”隐患。新品种选育周期长、投入大、难度高、科研力量薄弱,出成果难。有专家反映,我省20多年没有培育出新的畜禽良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只有不到10%在一线从事本专业工作。

  有的区县部门执法边界不清,相互衔接不到位。一些地方有专业机构却没有执法资格。一些地方存在综合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不高,执法不严等情况。还有部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一岗多责、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一些兽药、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还有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转让、租借资质等情况,一些养殖企业还存在档案不健全、不真实的问题。

  一些地方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职能部门工作衔接不到位,防疫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县、乡相关疫病检测设备缺失,难以胜任畜牧业疫病防控新要求。养殖场(户)和屠宰场缺少畜牧兽医及动物防疫等专业技术人才,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强。

  报告建议,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促使监管者严格执法,经营者守法经营,正确维权。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力度,出台重点畜禽品种研发与推广补助政策,推动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畜禽保种场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毫不松懈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依法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建立基于防疫水平的养殖场(户)分级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处理病死畜禽行为。完善地方配套法规,为促进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