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北斗应用走进三秦大地的千家万户
2021-04-23 10:22:43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北斗不仅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航天重大工程,也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工作生活。从第一时间感知地质灾害隐患并发出预警,到用于危险品运输车限速提醒;从停车引导、车位查询和停车预约的智慧交通到测绘、矿产、公安、农业、国土、水利、金融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北斗无处不在”……在第六个航天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探访北斗“民生”功能的陕西力量——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随后全球组网,正式向全世界提供服务。

  作为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大国重器,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不过虽然“高大尚”,却与我们百姓密不可分,甚至已经息息相关。

  “北斗”与我们“何干”,“陕西力量”做着什么?

  陕西北斗填补了“一张网”的几何中心空白

  “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简称“陕西北斗”)2018年7月建成投运,是陕西唯一、权威、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平台,也是我国首个全网支持全星座、全频率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全面支持北斗二号、北斗三号所有频点,同时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盟GALILEO等的综合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主任郭春喜说。

  据介绍,陕西北斗结合陕北、关中、陕南地域及发展特点,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家、地震、气象及邻省等基准站资源,共建设94座基准站、利用邻省42座基准站,建成1个数控中心和3套服务子系统,面向全省用户提供实时分米级、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

  “陕西北斗实现与陕西毗邻8省交界地区基准站数据实时交换,解决了陕西与邻省空间参考基准不统一、定位精度低、边界区域存在服务缝隙与盲区等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以及陕西全境和周边地区的精度一致,填补了国家基准站‘一张网’几何中心区域的空白。”郭春喜说。

  2020年5月,系统完成支持北斗三号软硬件升级工作。单座基准站升级后可以跟踪和接收的北斗卫星由原来的10-12颗增至25-27颗,可实现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全频率信号的接收,同时跟踪的卫星星座又增加了QZSS(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IRN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卫星星座、数量及频率的增多可以大大增加多余观测值,在确保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更为精确,全网解算建模精度更高的同时,缩短用户定位测量时间,在遮挡严重的困难地区能够实现快速定位并达到相应精度,全面提升系统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已为陕西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位置服务保障

  4月21日下午,翠华山下,由GNSS观测墩、水准测量标志、观测室、工作室等组成的太乙宫北斗基准站内,无人值守,一切正常运行中,基准站具备自动长期连续运行的能力。

  实时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网络专线将观测数据传送至数控中心……现场可以看到设备运转及实时数据接收情况。

  陕西北斗离我们很近。在被称为西安版“小汤山”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中,技术人员使用了陕西北斗提供的多模多频卫星导航定位增强技术,昼夜兼程测定了130多个精确的界址点、放样点、无人机像控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平面精度优于±1.5cm,高程精度优于±3cm。

  “从项目选址、勘界、土方测量、放样到征地图、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图的制作,不仅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投入,还将传统测量方式5至7天的测绘工期,压缩到2天以内,给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争取了宝贵时间。”郭春喜说。

  来自北斗导航定位中心的数据显示,陕西北斗注册单位涵盖国土、规划、勘察、测绘、市政、交通、电力、水利等许多行业,已应用服务于基础测绘建设、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气象预报、防震减灾等方面,为陕西省各行各业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位置服务保障。

  截至2021年3月底,已为全省455家企事业单位、5942个用户无偿提供全天候、无间断、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

  “目前,陕西北斗正在智能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基础测绘建设等方面开展应用示范”郭春喜说。

  应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建设智慧交通是解决交通领域三大难题包括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以西安市北斗智慧停车应用示范项目为例,他说,车辆通过安装智慧停车北斗终端设备,并接收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信号进行分米级差分信号,实现了车辆定位、车位查询、车位预约、停车引导、停车计时、电子支付等便捷功能,并结合高清影像、车位资源数据库等建立了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停车位覆盖率、使用率、空置率、费率信息的电子化。

  目前,已在西安全市发放智慧停车卡7052张,该卡利用本项目提供的精确位置服务,用户平均在线率达85.4%,经测算,每年可为这7000多用户节约出行时间22625小时,节约燃油消耗和管理成本360余万,为解决停车难、出行难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

  “将来通过融合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再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城市空间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动静态交通数据,打造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和特种车辆在监管方面的问题,实现规范行车、科学调度、精准指挥、便捷停车,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郭春喜说。

  “还有正在利用陕西北斗基准站网和虚拟基准站技术在陕南部分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开展组网式监测试点及关键技术研究,这不仅可有效减少监测实体基准站的建设成本,改变传统的“一点一基站”监测技术模式,还能融合多种监测手段,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的精度和预警可信度,为灾情判断和应急指挥提供科学、精准、多元以及实时的数据支撑。”

 

  将拉动陕西数亿规模位置服务产业群

  目前,一个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空数据、由5G通信系统实现智慧感知与传输、由大数据实现海量时空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由云计算系统实现泛在的智能化处理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和数据支撑体系正逐渐完备起来。

  卫星导航加速融入整个信息化进程,推动着万物互联互通,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3450亿元,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测绘、矿产、公安、农业、国土、水利、金融等十几个行业领域。

  未来,陕西北斗将着重在市政管理、物流交通、智慧旅游、防灾减灾、精准农业和大众服务等方面继续突破,以期带动更大的位置服务产业集群。

  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卫星导航精准服务在燃气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燃气+北斗”模式比传统检测效率提升10倍以上,燃气泄漏主动发现率由70%提高至90%,为事故抢修赢得了“黄金半小时”,显著降低燃气管网安全运营风险。以燃气行业应用为代表的“燃气+北斗”模式已经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超过600座城镇落地。

  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建成后,将全省定位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实时厘米级,进一步深化了北斗精准定位在燃气有关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输配调度、应急抢修、安全监控等各个业务环节的应用,发挥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旅游大省,陕西在智慧旅游中可以大显身手。“紧跟‘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交流建设,围绕商品要素、资源流动、历史文化等开发导航定位服务应用,推进陕西特色产品、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走出去。”郭春喜说,“比如,可围绕大型展会提供室内导航定位引导示范服务,围绕文化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开展“丝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大旅游高地的“旅游+北斗”服务示范等。”

  利用北斗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对景区地理事物、管理资源、工作人员行迹、人流分布、车辆调度等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景区业务流程。游客通过导航终端提供的景区实时提示,合理安排参观路线,提高游览效率,规避隐患风险,提升游览体验。另外,由于山区环境的影响,现有的公共通讯网络在景区中存在一些盲点,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保证终端与中心的可靠联系,为景区提供最低限度的通信保障。

  “当然,老百姓最有感受的还是北斗在大众服务中的应用。”郭春喜说。近年来,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相关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地图、导航、微信等应用吸引上亿用户,既为百姓生活提供着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导航定位服务系统的深入应用。

  在大众应用领域,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可为老人、儿童和特殊群体提供关爱保护。当老人或儿童外出时,携带追踪型的终端,通过位置服务平台的多通信链路,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家人的终端设备上;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老人儿童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报警设置发送报警信息,向位置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

  “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全面推广使用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将拉动陕西省数亿规模的位置服务产业群。”郭春喜说。

  当前,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正在开展北斗三号独立服务性能评估和推进国产化升级改造、服务支撑陕甘宁和黄河流域北斗服务“一张网”建设、开展区域组网式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工程……

  “位置服务正悄无声息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郭春喜如是说。

  本报记者 王何军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