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3月10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密切对接天津方面,争取津陕对口协作资金15亿元,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民生改善等工程项目,为南水北调水源区各市县“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五年来,津陕对口协作资金共支持各类项目224个,带动投资达319.51亿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省将津陕对口协作资金重点用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安排8.62亿元支持项目110个,占资金总量的近60%,帮助水源区各市县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水源区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0%以上,汉江、丹江、嘉陵江流域水质持续为优,汉丹江出境断面始终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以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我省将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园区共建等作为重点,安排4.16亿元支持项目80个,对产业园区改造提升、水源区环保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给予补助,对推动水源区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强化津陕经贸交流和产业合作,陕南三市与天津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累计签约资金近300亿元。
助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我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排2.22亿元支持项目34个,弥补了水源区一些重点学校、医院等急需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补短板项目资金缺口;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重点县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设备采购等工作,有力提高了当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民生健康保障力度。
据悉,我省正在协同天津市认真编制津陕对口协作“十四五”规划,衔接水源区各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重点工作,谋划协作项目。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推动规划实施,持续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绿色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两地协作取得新成效。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