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记者 王何军)1月20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陕西省副省长程福波所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显示,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克服重重困难,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在落实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全年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27条、创新点274个,149个重大工业投资和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建设,法士特、陕鼓、西部超导等企业问鼎“中国工业大奖”。
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169个矿权、40座小水电从秦岭核心保护区内退出,平利县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省政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奖补机制,激励银行机构为5.8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一年期以上贷款373.2亿元,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建立“陕企通”涉企服务平台,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免房产税、水利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等税费650亿元以上,清欠民营企业账款108.47亿元。
省政府认真落实整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我省各级政府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县级以上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已全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全口径、全覆盖。
省政府深化高教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应放尽放原则,在专业机构岗位设置、人员总量管理、教师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管理等12个方面,下放审批权限,激发办学活力。8所高职学校建设全国兴流院校正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人才等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
在稳投资方面,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80.9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668亿元,带动有效投资1670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斗门水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新增11条(段)、578公里高速公路,银西高铁建成通车,西安地铁5、6、9号通车运营,建成5G基站1.8万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推进政府创优,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增长12.1%,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率87.9%。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