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三秦大地的第一缕阳光普照丈八沟龙王池。
8时30分许,在陕西大会堂北大厅合影区,省委书记刘国中,省长赵一德同大家依次握手后,缓缓搀扶86岁的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就坐合影,温馨的举动瞬间引起照相机、摄像机和手机的聚焦。
一颗“粮”心,坚守一个甲子。
耄耋之年的梁增基是咸阳市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返聘),60年扎根渭北旱塬从事旱地小麦育种,把当地小麦亩产量由五十公斤提升到三四百公斤,在陕甘旱区和豫、鲁部份旱区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增产25亿公斤,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
在获得陕西省劳动模范32年后,今年梁增基荣获全国先进个人称号。86岁的高龄不仅是陕西劳模史之最,也是全国15次劳模表彰中少有的最年长者之一。11月24日,梁增基赴京接受表彰时,大家自发照顾“梁老”。陕西团最年轻的劳模彭晨晞陪伴左右,咸阳籍劳模刘仙会、何菲照顾衣食起居。
在京期间,“梁老”被照顾的小事俯首皆是。初冬的北京有点冷,在京西宾馆,大家排好队后请梁老出来合影的举动格外暖。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在陕西三秦工匠、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期间,无论是大会工作人员,还是参会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待表彰的三秦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参会者,几乎人人都在关照“梁老”,礼赞“梁老”。
在合影座次安排上,大会特别用心,“梁老”在第一排右侧第12个座位,右手边是省委书记,左手边是省长。合影前,第一排仅有“梁老”享受“坐礼”,其他劳模、三秦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要么站立两侧,要么站立其后,向这位集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于一身的老科研工作者致敬。
在合影时,省委书记刘国中,省长赵一德从左侧起,同大家逐个握手问候。走向梁增基时,省委书记刘国中伸出双手弯腰握手。随后,省长赵一德也上前问候。
“老人家,您请坐!”
听到省委书记的问候,梁增基很激动:“只要能走得动,就要把小麦育种坚持下去!”
在表彰大会上,“梁老”的座位是第一排最中间5号座位,正对着省委书记。“零距离”聆听省委书记的讲话,让他意识到“十四五”规划大幕开启,自己还要继续奋斗。
要吃粮,找老梁。
60年来,在培育了3个国审,4个省审小麦品种后,梁增基培育多年的优质高筋小麦育种进入了选种阶段,四年后有望投产。
“梁老”说,我国烤面包、做蛋糕的高筋小麦市场需求大,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新品种投产红利,自己不一定能享受,但只要能逐步减少国家对进口高筋小麦的依赖,就值了!
弯腰,搀扶,把“C位”留给奋斗者!
这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社会风尚的陕西实践,必将激发3900万三秦儿女崇尚劳动、见贤思齐,积极投身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薛生贵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