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上获悉,“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推进一年,我市交出优异成绩单。截至9月底,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791个,开工率162.8%;城中村(棚户区)提升改造完成房屋征收22个,完成率52.4%;背街小巷改造开工561条,开工率93%;断头路打通已放行通车49条,完成率84.5%;架空线缆落地完成通信架空线管沟建设548.9公里,占比92%。
2019年10月22日,我市召开全市迎全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会,印发了《关于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我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全面启动。一年来,我市以“迎十四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聚焦市民群众需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重点对绕城高速以内,2000年以前建成,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全或破损严重、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且具有合法产权、未列入危房及棚户区拆迁范围的老旧小区,按照小区实际和居民意愿开展改造。今年计划改造1100个小区、1900万平方米,截至9月底,已开工1791个、2536.6万平方米,开工率达到162.8%。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方面,2021年6月底前,采取整治提升、拆除重建等方式,集中对全运会重点区域和城市主要节点42个城中村棚户区项目进行整村拆除和整治提升工作,涉及3.1万户、11.46万人,预计征收面积1400余万平方米。同时按照“四最”要求,建设群众安置房。截至9月底,42个城中村(棚户区)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房屋征收22个,完成率52.4%;启动征收和提升20个,占任务量47.6%,完成征收面积1243万平方米。
背街小巷改造方面,2021年6月底前,对绕城高速范围内、全运会场馆周边宽度在20米以下,且需要提升改造的599条背街小巷纳入改造范围。改造工作以治理脏、乱、差等问题为切入点,注重功能完善,并且充分挖掘街巷文化底蕴、留存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提升文化品位。截至9月底,599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已开工561条,开工率93%;已完成158条,完成率26.4%。
断头路打通方面,2021年4月底前,打通市民群众最关切、对完善市政交通体系最重要的58条断头路,同步完成人行道、地下管网、道路照明、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道路绿化及公共交通配套等设施,畅通微循环、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难问题。截至目前,58条断头路,已放行通车49条,其中2019年打通25条、2020年至今打通24条,完成率84.5%。
架空线落地方面,2021年5月底前,按照“核心区域优先、架空线路集中路段优先”的思路,实施十四运会场馆周边及重点路段的架空线路落地及归顺整理工作,涉及路段共840条,1145.2公里。其中,通信架空线落地659条路段596.9公里,一级道路电力架空线落地89条253.8公里,二、三级道路电力架空线归顺整理92条294.5公里。
截至9月底,完成通信架空线管沟建设548.9公里,占92%,落地299.7公里,占50.2%;完成一级道路电力架空线管沟建设227.06公里,占89.5%,落地69.45公里,占27.4%;完成二、三级道路归顺整理59条,占64.1%。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