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相
人工晶体手术是眼科最常见手术之一,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视力。但是人工晶体价格高昂,对患者而言是不小的经济负担。日前,记者从陕西省医疗保障局获悉,这样的情况不久将得到改观。由我省牵头组织的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以降低人工晶体采购价格,议价工作已经完成。中选价平均降幅44%,最高降幅达到85%。
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带量采购就是以量换价,政府明确采购量,企业进行竞价,从而起到降低采购价格的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团购”。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可以进一步增强议价能力。为进一步降低人工晶体价格,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本次带量采购,我省牵头组织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广西、贵州、海南等10个省(区、兵团)组成联盟,将区域内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具备开展人工晶体相关手术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院)上年度人工晶体实际使用量的70%用于带量采购。同时,我省还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经过“专家议价、综合评分、充分竞争”等环节,产生了省际联盟人工晶体带量采购中选产品。
参与本次集采的22家企业中,产生中选企业18家,企业申报的100个品规中,有56个中选。与省际联盟省(区、兵团)原采购价相比,中选价平均降幅44%,最高降幅达到85%。
据统计,省际联盟各省(区、兵团)报量采购人工晶体16.9087万片,年采购金额5.07亿元,执行中选价格后,经初步测算,联盟省(区、兵团)公立医疗机构一年可节约采购资金3.1亿元。陕西省公立医疗机构一年可节约采购资金6229.23万元。
为确保患者尽快使用上带量采购中选的质优价廉人工晶体产品,我省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中选结果的落地实施,同时逐步增加招采品种、不断扩大招采范围,推进集中采购制度常态化,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