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只争朝夕看西安丨上半年经济稳增 看西安如何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
2020-07-15 13:32:57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分享到:
  字体:【

5c989195edf3273a15fa905dd96d4fd1.jpeg

“只争朝夕 看西安”2020全国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奥体中心启动。

西部网讯(记者 周金柱 杜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既要看速度,又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中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彼时,西安生产总值刚刚突破5000亿元大关。而五年之后的今天,西安有望在2020年迈入“万亿俱乐部”。

今年以来,西安市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筹办“十四运”等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先进制造业加速转型,实体经济不断做强优化,支柱产业集群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奋起发力;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为西安进一步追赶超越增添后劲;

61af35c9ddf51840b6235fd884a531c9.jpeg

“三个经济”发展迅速,西安机场顺利开通首尔-西安-洛杉矶陕西首条第五航权洲际全货运航线,实现在北美航线上的重要突破,为西安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西安经济交上的这份答卷,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跨越,高质量发展支撑因素也在不断增多。上半年的西安,面对疫情,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真抓实干;以“逆势突围”的决心,跑出了追赶超越的“西安加速度”。

重大项目建设不停工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打乱了西安经济不断平稳向好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市上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党员冲锋在前,发动依靠群众,尽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后,西安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措施,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推动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出台实施系列援企惠企政策,深入开展“一对一”帮扶,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面对疫情,西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3月9日所有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a879eb5e5af6e967bee9786815cf41c6.jpeg

西安奥体中心俯瞰图。

十四运配套工程、西安奥体中心、地铁工程、火车站站改工程等重大项目春节期间均未停工,按计划加快推进;

三星二期一阶段项目首批半导体产品已正式下线上市;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首批样品已产出;

经开区隆基5GW项目102厂房第一车间实现首台设备进场;

奥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国际医学中心等项目已竣工投运;

盛夏七月,走在西安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建设热潮。而这一个个已经竣工投运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也为西安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

7月1日,西安高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仪式举行。仪式上,总投资560亿元的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一阶段等25个项目顺利竣工投用。

f97ba2be041006fbebb37e204cf294a2.jpeg

采访活动团在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参观采访。

三星存储芯片项目2012年落户西安高新区,一期项目于2014年5月竣工投产,总投资108亿美元,建成了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和封装测试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150亿美元,主要制造闪存芯片。

据了解,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能每月13万片,新增产值300亿元,解决上千人就业,并带动一批配套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使西安成为全球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制造基地。

投资是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投资起关键作用。数据最具有说服力:

今年前5个月,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7%,增速较1-4月提高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43.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3.9%。

这份项目投资“成绩单”背后,是西安对“项目为王”理念的坚守。

c8f110930ca7b931772c58577a10c47d.jpeg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西安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以赴抓好36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要素向大项目聚焦、政策向大项目聚焦、服务保障向大项目聚焦”。

同时,以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制约重大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

项目建设是追赶超越的头等大事,而营商环境是追赶超越的重要保障。围绕项目建设,西安千方百计做好服务工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张网、一扇门、一次办”工作,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一网通办”率达80%以上。

同时,着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西安品牌。

综观西安经济发展,“扩大投资”与“项目带动”相互促进,已然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三个经济”有活力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西安市全力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提升综合运营效率,持续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奋力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近年来,西安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部署要求,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当先锋、做示范。

ab9161d40a4fc685e6e77566eb580dd7.jpeg

今年6月30日下午5时,满载14.6吨货物的GI4017航班于西安机场起飞,飞往徐州,标志着西安—徐州全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陕西今年新开的第五条全货运航线。

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他们抢抓民航局出台五方面十六条措施支持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契机,克服运力紧缺、航空市场运价大幅上调等困难,协同龙浩航空等自有全货机航空公司,加大在西安机场货运航线运力的衔接适配,新开陕西首条洲际第五航权首尔—西安—洛杉矶全货运航线,实现北美航线的重要突破,新开西安至达卡、榆林、石家庄全货运航线,实施差异化航线布局,实现西安机场货邮吞吐量逐步回暖。

238c82243a3357202bb1323f45a08c3b.jpeg

1-6月,航空物流公司西安货站累计完成国际货量3.1万吨(资料图)

该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还将持续深挖市场潜力,加大引入运力资源,进一步织密西部地区与国内、国际各大城市的互联互通空中通道,加快推进西安机场“一带一路”航空物流枢纽、“中国最佳中转机场”建设,为打造陕西“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航空枢纽再添新力。

聚焦陆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初具规模,中欧班列“长安号”现已增加到15条线路,每天开行7至8列,覆盖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德国、波兰、比利时等14个国家44个城市,辐射范围基本实现了欧亚区域全覆盖;

1-5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331列,运送货物总重104.3万吨;

西安火车站南站房门厅改造完成、西银高铁陕西段全线326.7公里铺轨完成,计划年内开工;

力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西延、西十、西康高铁下半年全线开工。

b43573340cf2bedc7ac705a63a7dfc50.jpeg

航空物流大数据应用中心

2019年末,西安公布了最新版“三个经济”发展路线图。未来三年,西安将织密航空运输网、扩展轨道交通网、优化快速道路网,做强智慧信息网,打造更为强大的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西安将打造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开发开放平台,做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做大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国际投资与产能合作高地。

在“三个经济”的强力带动下,西安正在面向全球配置要素、开拓市场,加快形成人才支撑有力、商品流通活跃、金融优质高效、信息互通共享的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产业升级谱新篇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作出上述指示。

今年以来,西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有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五强”目标,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深化“标准化+”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速“两化”“两业”深度融合。

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这是西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更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强大根基。

去年底,西安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直面发展短板,明确了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6 个路径、12 项重点任务和22 条支持政策。到2025 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五强”目标。

今年以来,西安多措并举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4月,规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达33.3%,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6%,1-4月累计达3.4%,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榜首。

即便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西安依然跑出了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加速度”。

5月份,西安汽车制造业增长4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9.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3.3%……支柱产业的有力发展,进一步提振了信心、优化了产业结构、积蓄了发展后劲。

c0d4580e8f02ce97744bb2843dde8885.jpeg

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重卡装配线。

5月21日,陕汽控股与西安市政府签署共建商用汽车产业集群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商用汽车产业集群将以陕汽控股为主体,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释放企业市场份额,优化政府服务保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说,近年来,陕汽整车年产销规模持续增长,从“十二五”时期的10万余辆增长到2019年的19万辆,年均增速达到了15%以上,产值规模由5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 850亿元,为零部件配套产业提供了充分发展空间。

2d2864c3a608f2063420f58aedd05a21.jpeg

采访活动团在陕汽控股参观采访。

而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十四五”期间,陕汽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规划整车产销突破30万辆以上,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以上,以实际行动推动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实体经济做强优化,支柱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丝路科创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新方向;电商经济、线上消费等新型商业模式带动全市经济趋向回暖,不断促进消费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奋起发力;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跃升新量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入突破攻坚阶段;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十四运”筹办工作的推进,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西安,已经按下了经济复苏的启动键: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7%,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比1-4月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3.7%。

这,是“西安速度”的注脚,是西安力量的彰显。

据了解,按照“五强”要求,下一步,西安市将围绕“四链”打基础,制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服务链、保障资金链,切实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寻找发展新机遇;围绕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寻求突破口。

此外,还将紧抓政策落实、两个“转变”、企业融资、市场开拓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

高质量发展有成绩 策马扬鞭再启新征程 

工业生产提速、投资增长加快、消费逐步回暖、进出口总值增长、金融市场稳定……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上半年西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经济向好恢复态势延续。

这份成绩单折射出的,是西安实体经济做强优化、支柱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丝路科创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新方向;是迎接“十四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竞争力和承载力大幅提升;是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城市活力潜力十足。

今年3月12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航天基地就10GW电池项目进行了签约。

97bda643fa967004b43dde28767184f9.jpeg

采访活动团在西安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参观采访。

据西安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朝江介绍,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西安隆基乐叶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主要从事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产10GW单晶电池制造及680MW组件和电池配套中试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448亩,其中建筑面积约21.8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70.11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名称为年产7.5GW单晶电池项目,年产值超120亿元,新增就业将超过2800人;二期项目名称为年产2.5GW单晶电池生产,年产680MW单晶电池及组件中试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西安隆基乐叶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是西安航天基地重点项目之一。2020年以来,西安航天基地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投资增长25.9%。

9b4b26b87ecbbce90380b29dcbc4264a.jpeg

隆基车间内工人进行设备调试。

今年4月24日,在“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携手108家商业航天企业及机构成立“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从商业航天等角度,让人一窥西安支柱产业集群发力的壮丽画卷。

航空航天被列为西安的支柱产业,西安航天基地率先出台的专项政策《西安航天基地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从9个方面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全力助推西安的商业航天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成绩也是瞩目的。在西安航天基地,目前已经有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千帆竞发,西安已跃入全国城市商业航天赛道上的第一梯队。

不仅仅是航空航天产业。

680b6fad23a595905702f3bcdcf5ee85.jpeg

依托三星、陕汽、西飞、西电、西部超导、杨森等龙头企业,西安市全力做强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6大支柱产业,年内计划实现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200亿元以上。

依托华为、中兴、铂力特等,西安不断做大人工智能、机器人、5G技术、增材制造、大数据与云计算等5大新兴产业,年内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350亿元以上。

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6大生产性服务业也在做大做优,年内总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文化旅游产业在疫情期间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壮大成势,让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再夯实。西安也正从传统装备工业基地向具有产业集聚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加速转型,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