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开工,10天建成,15天移交
陕工网讯(记者 鲜康)2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据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政府副市长徐明非介绍,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应急院区已全部建成,明天将正式移交,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选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区310国道与210国道交汇处,规划用地面积500亩。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将提供约500张床位,建筑面积27542㎡。
1月31日,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筹建指挥部正式成立,项目由中建西北设计院负责设计、中建集团和陕西建工集团联合承建,中建集团负责医疗区17738㎡建设,陕西建工集团负责生活区(办公、餐厅及宿舍)7528㎡及配套设备用房设施2276㎡建设。
创新攻坚确保进度
项目建设每天24小时不间断,按小时倒排工期,施工人员三班倒,人歇事不停,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抓进度。工程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减少现场作业量。最高峰时,现场有十几个工程公司几十支施工队伍7000余人同时作业,现场指挥部统筹各公司、各施工队,密切做好配合协作,边施工、边整改、边调试、边验收,避免了因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浪费。工程建设期间,正值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不断升级,企业临时复工、道路运输通行、人员进出证明等需要大量协调的工作,指挥部及时广泛调动省、市、区各级行政资源,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消毒水、酒精等防疫用品,确保了现场防疫安全。提前拨付了5000万元用于支付建设工人工资。
市区两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组成了50人的现场质量安全监管团队,与100余名工程监理和10余名质量、安全、机械方面的专家,按照不同工区进行网格化监管,24小时下沉式巡查,夯实质量安全责任。现场指挥部与高陵区政府建立联动机制,织密网格、实行实名制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定期消杀,现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有序。
汇集多方力量24小时施工
春节前,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上的重点工程,十四运、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快速路等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春节不停工,预留了部分施工力量,疫情防控升级后,预留人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机力量;建设单位在西安或周边县市项目较多,进行提前动员储备。在用人高峰和最严疫情防控措施叠加时,西安勘察设计协会、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中铁一局、五局、七局、十八局、二十局等公司迅速联合动员,集结了400余人携设备支援现场建设,确保了项目建设用人需求。
建设期间,现场体温检测9.36万人次,平均每天进出工地6240人次,而且因工序不同每天都会有新的工人进出场地,还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从外地来现场。可以说,疫情防控压力非常大。我们建立了市、区、企业三级防疫体系,在工地成立了内部疫情防控组织机构,严格建立“疫区来人排查处置工作流程”、“体温异常人员转运排查工作流程”,设立疫情防控站,培训专职防疫人员300余名。要求所有施工管理人员登记入册,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全部实行佩戴口罩、测温、消毒作业,对人员密集场所至少2次预防性消毒,实行错时供餐、分散就餐等。成立了100余人的现场防疫督导巡查队,宣传防疫知识,监督工人按要求使用防疫用品,现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有序。施工期间未发生一例确诊或疑似疫情,确保工地建设平稳有序进行。
设施齐备保安全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病房的设计是按照特殊病房标准进行的规范化设计,所有病房为负压病房,病区设置统一为三区两通道(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计。避免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储备的各类物资如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数量充足,确保医护人员工作安全,防止发生院内感染。项目设有医务人员公寓楼,公寓内生活设施齐备,建有专门的食堂,每日保证新鲜蔬菜食物的供应。
责任编辑:tairongjun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