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记者 王何军)2月9日,在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陕西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应急办主任张义就KN95口罩、N95口罩和医用N95之间的区别、不同人群口罩的择以及哪些情况需要穿戴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服防护等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答记者问,除疫区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外,急诊科工作人员等3类人群需佩戴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等4类人群需佩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低风险暴露人员可选用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具有一定防护效果的非医用口罩,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可不佩戴口罩。
张义建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即可,不过度防护,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并按防疫工作性质和风险,提出有关具体指引。
对在收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观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尸体处理人员等),疫区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等3类高风险暴露人群,建议:医用N95防护口罩,在感染患者的急救和从事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医用N95防护口罩短缺时,可选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
对急诊科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疫情相关的环境和生物样本检测人员等3类较高风险暴露人群,建议: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
对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以及居家隔离与其共同生活人员等4类中等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对于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室内办公环境,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以及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四类较低风险暴露人群,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对于居家室内活动、散居居民,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的儿童、学生低风险暴露人员),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等三类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选用。
附表:口罩类型及推荐使用人群
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的使用:进入被病原体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防护服的使用: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