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西安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能让老陕收获哪些福利
2015-04-01 09:12:2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本报讯 (彭芬)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第六章“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对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定位予以明确,其中指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此外,文件还提到,“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文件两处提到西安,对西安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那么老百姓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群众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升,在交通、旅游、购物、教育、文化等领域直接影响老陕的生活。
  五个“中心”建设为百姓带来更多福利
  “对于老百姓个人而言,以后在西安就能买到丝路沿线国家的商品,欣赏到沿线国家优秀的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国内学生有机会去丝路沿线国家的优秀学校就读且费用更低,出境航班更多,年轻人创业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还能出国去闯闯……这些通道的打通、壁垒的消除会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说。
  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信息渠道拓宽了,合作交流的平台更广阔,会有更大的作为,更大的发展。”卢山冰表示,对于个人而言,企业的发展能促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也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卢山冰认为,在共建丝路经济带的过程中,西安在区位、科教、产业、口岸、历史文化方面的突出优势具有不可比拟性。西安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关键要靠五个“中心”支撑。“陕西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交流中心、能源金融中心、经贸合作中心。通过五个中心的建设,商业机会增多,就业机会增多,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福利。”
  航班增加签证手续简化出境游选择更多更便捷
  近日,民航新的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正式开始执行。此次民航换季将重点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密国内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的直飞航线。国内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国际航班6178班,飞往49个国家126个城市。其中,计划新辟国际航线23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重点。
  西安国旅出境业务总监孙方表示,目前从西安可直飞的国家有俄罗斯、日本、韩国、芬兰、法国等。“一带一路”建设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交通方面也将更加便捷,国际航班和航线会更多,“从西安能直飞的国家可能也会增加,大家出境游就更方便了。”
  孙方介绍,目前在西安能直接办理签证的国家只有韩国和泰国,而其他国家的签证需要前往北京、上海办理,比较麻烦。文件中提到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孙方觉得这是个好消息,“以后办理签证的程序简化了,出游目的地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文件中还提到,“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孙方表示,未来如果能坐高铁或走高速公路去欧洲,相信会有更多的游客青睐这种出行方式,“火车沿途停靠的站点多,可以饱览欧亚大陆沿途的风景。”
  笔者从多家旅行社获悉,由于“一带一路”提出要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业界普遍看好出境游,且欧洲铁路旅游和出境购物旅游等产品会更加优化,旅行社也将推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如果沿线国家有来西安做旅游推介的,我们也会加以关注,打造有丝路特色的旅游线路。”孙方说。
    海淘族有望2周内收到国外商品
  海外代购简称“海淘”,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消费模式,数据显示,2014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已超千亿元,海淘的增长速度达到117%,西安海淘用户有近50万人。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6.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文件中提到,要“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环球辣妈港”跨境O2O电商平台创始人兼CEO袁倩说,目前西安保税区未开通保税备货模式,只有集货模式。“如果西安保税备货模式能够尽快实行,不仅买家收货的时间可以由20天以上降至14天以内,而且可以代购直邮的国外优质商品也将更多。最大的优惠就是,大大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消费者在西安就能简便、快捷地买到优质的海外正品。”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