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做好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民生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了“全国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
点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促进就业专项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让就业更加充分宁陕县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深入开发就业岗位、稳步推进创业促就业,不断加快“拓宽渠道、落实政策、强化培训、注重服务”四轮驱动,开辟多元化渠道,倾力为农村富余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
该县深入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大力拓展个体私营经济和服务业就业渠道,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用工信息采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规范操作程序、提高补贴标准,启动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政策,优先解决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问题,建立了就业困难对象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行政主管、就业服务、社会监督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全县累计开发就业岗位4000余个,年新增就业700余人,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2%以内,就业范围不断扩大。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800余个,扶持619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兑现岗位补贴900余万元。挖掘公益性岗位1300余个,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27个,帮助395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00万元,2800人成功实现创业。
在此基础上,宁陕县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培训。按照“培训是基础,转移是途径,就业是目
的,维权是保障”的思路,以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订单”培训方式为主,开设客房服务、计算机操作、中式烹饪、大鲵养殖、食用菌栽培等各种技能培训。将培训班办到镇村组田间地头,把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整合职业介绍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前培训,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服务;积极鼓励有创业实力和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或返乡创业。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贴息规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全力做好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前,累计开展SYB 培训850人,技能培训4000余人,职业培训7500余人。现已实现成功创业650人,直接带动就业12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6191人,其中有组织转移7665人,劳动力转移创经济收入1.68亿。
该县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服务工作,为各类人才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积极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互联网信息录入,组织70余名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人才入库考试,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800余个,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11个,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并启动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7.74万元、发放振兴计划助学金2.5万元。举行专场招聘会5场次,发放招聘简章1000余份,发布用工信息25条,提供就业岗位238个,求职登记1547人,接受咨询1869人次,免费职业指导369人,累计为3200余名劳动者提供就业援助与帮扶。
让社保更加完善宁陕县始终把解决养老问题作为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统筹城乡惠民生、便民服务促和谐”的总体目标,通过完善制度力争政策统筹城乡实现人群全覆盖、延伸服务平台实现经办全覆盖等措施,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制度、人群、服务三个全覆盖。2009年初积极争取被列为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县,同年10月1日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7月1日又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年10月1日起将两种制度并轨运行,基础养老金统一提高到100元。至此,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县实现了城乡全覆盖。67岁的宁陕县筒车湾镇村民石玉国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后深有感触地说:“老俩口一个月有200元,米、油、盐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省得向儿女伸手要钱了,老人有了自己的尊严。”
为了确保新农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惠及于民,宁陕县创新推行“三级书记负责制”,即县、镇、村三级党委书记为新农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县级领导包片带队驻镇、科级领导带队驻村进行政策宣传,直接负责本辖区内新农保各项工作。实现了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同时还注重部门协同和宣传工作,把政策宣传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试点工作的始终,组织千名干部驻百村进万户抓宣传,讲政策;各镇、村组采取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宣传标语、黑板报、新农保挂历等多种形式,将政策宣传到户,政策知晓率达到了100%。为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将全县9个镇的9个村作为示范点,在建国60周年之际为全县农村老年群众举行了养老金首发仪式,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了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给城乡居民带来的实惠,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带头参保缴费更加坚定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这些有力措施使新农保启动当年的短短3个月就达到了90.7%的参保率。全县受益群众39988人,参保率高达99%,累计发放养老金待遇 2814.22万元。
宁陕县新农保的经验做法迅速被省、市普遍推广,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让服务更加便捷宁陕县以“连心工程”和“便民服务”等为抓手,把就业和社保服务延伸到基层,着力构建“便民服务”网络。
在拓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宁陕县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金融服务网点薄弱的问题,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取基层网点相对健全的信用合作联社作为银行代发机构。投资40余万元为各镇、村配备电脑、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安装助农取款机和POS 机,业务办理直达群众家中,建成了群众“家门口的社保站”,使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社保缴费、查询、转账、取款业务。家住筒车湾镇许家城村的胡永礼老人对信息化带来的便捷赞不绝口,他去镇子上赶集不再带现金了,只带着社保卡,在镇、村信息服务站的POS 机上随用随取。胡永礼逢人必夸:“现在我们乡下跟城里一样,养老保险卡实在太方便了,随用随取……”他们自发编歌赞颂说:“城乡居保像太阳,照到群众心坎上,照得城乡都一样。”
截至目前,全县4万余名参保人员均实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个人信息系统化、现代化管理,共享网络银行服务和信息化、数字化的幸福。
通讯员田静余永军谭海波
责任编辑:liukai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