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千伏铁塔损毁现场惨不忍睹
抢修队迎风紧张作业
七月底,延安电网抢险硝烟未尽,榆林“烽火”又起。
“8·4”特大暴风冰雹灾害的降临使陕西省电力公司又一次启动了救急应急预案,在这场硬仗中,该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员工鏖战驼城,昼夜奋战,打响了另一场可歌可泣的电网抢险攻坚战。用脊梁筑起坚强堡垒
入夏以来,榆林地区遇大范围持续强降雨,累计降水量2078.7毫米,进入了夏季防汛的关键时期。国网榆林公司准备部署到位、防汛措施得力,榆林电网经受住连续强降雨考验,整个电网安然无恙。
但天公不作美,8月4日18时30分许,大暴雨、强雷电和12级以上飓风、冰雹突袭榆林。当天全省发生闪电3257次,仅榆林就发生闪电3170次,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5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0毫米,榆林市气象台先后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红色预警信号。
通信中断、道路被淹、树木被毁、房屋倒塌,部分列车停运,受灾人口3.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榆林电网终于难敌天灾,遭受严重损失,330千伏榆(林)绥(德)线倒塔7基、倾斜1基、断线5.2千米。延安抢险工作还未结束,又一场硬仗摆在了国家电网陕西电力人的面前。
榆绥线是连接陕北和关中电网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为神府煤田、包西铁路、太中银铁路供电的主要电源。该线路中断后,电网只能靠330千伏延朱、朱绥线单线运行,若330千伏延朱、朱绥线出现故障,将导致330千伏朱家、绥德变电站全站失压,造成大面积停电,直接影响煤矿、铁路等高危客户及绥德县工矿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灾情发生后,省电力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运检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连夜对受损线路逐段巡查。省电力公司副经理邬捷龙带领运检部、设计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深入现场实地查看电力设施损坏情况,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全力协助灾区电力抢修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
在确定抢修方案后,陕西电力设计院、省检修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榆林公司派出400多名抢修队员带着抢险物资迅速加入到抢修大军。
“榆林南部地区土质松软、坡陡沟深,遭遇连续降雨时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和基础护坡垮塌,所以在抢修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巡线工作,防止其他突发情况出现。”省检修公司延安分部负责人说。
抢修人员不顾疲劳、连续作战,饿了吃一口送到现场的干粮,渴了喝上一口矿泉水,共产党员更是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带动其他队员忘我奋战在抢修现场。
“除了换掉7基倒塌的铁塔外,另外再加1基,加固倾斜的铁塔,目前塔材正在加工中,使清理现场塔材与加工塔材同步进行,保证现场清理完毕后塔材就能运送到现场,争分夺秒做好抢修工作。”陕西送变电负责人袁斌在现场指挥塔材清理工作时说。
电力抢修,各个部门齐动员。11日下午,陕西送变电公司负责抢修的330千伏榆(林)绥(德)线8基铁塔完成新塔组立工作,新塔重新矗立在大漠戈壁,向着架线完工的目标冲刺。用汗水织就坚强电网
在330千伏电网遭受损失的同时,国网榆林公司所辖配电网设施也难逃厄运,暴风雨导致10千伏468酸梨海则未来能源分支线倒杆1基,倾斜5基,受损线路4公里。
面对灾情,该公司迅速启动电网一级预警,并在布署现场抢修工作时强调:在全力做好330千伏榆绥线抢修配合和协调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该公司电网的巡视,做好事故预案和用户预警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工作中。5日14时35分,方案确定后,国网榆林公司榆阳分公司抢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修复被大风扭曲的线路横担、挖杆穴、立杆,校正倾斜电杆,正当抢修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中,19时左右,灾区突降暴雨,给抢修工作又增加了难度。“眼下最大的难点就是运送电杆,由于雷雨不断,造成施工道路泥泞,车根本进不去,只能靠人力往里拉。”抢修队员说。
灾难无情,人有情。越到关键时刻,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能够体现国家电网人迎难而上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抢修队员们将重达上千公斤的电杆深一脚浅一脚拉往施工现场,向前走一步,向后滑半步,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抢修队员们不顾疲劳,经过九个小时的紧张抢修,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下,成功完成了抢修任务。
据了解,在本次暴风雨中,国网榆林供电公司营业区内无重要客户停电,2条110千伏线路、1条35千伏线路、2条10千伏线路跳闸后均重合成功。
截至本报发稿时,整个抢险工作已接近尾声,参加抢险的广大电力职工以他们的顽强拼博证明,任何天灾都打不垮陕西电网人的坚强意志。
(第五鑫高浪舟宋飞龙)
责任编辑:liukai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