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8月24日至28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企融创先锋队”赴西咸新区开展以“深耕西咸校企联动,共筑就业育人新篇”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西咸新区红色基地、调研创新平台、参观人才大市场、与企业座谈交流、沉浸式体验招聘会等多元形式,实现了从“实践体验”到“思想铸魂”再到“职业锚定”的递进成长。
实践活动第一站,团队走进西咸新区育才书局,以书局中红色资源作为实践活动的思想支撑,为后续的产业调研和就业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秦创原总窗口作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实践队员们在实地走访参观中深入了解了营商环境、人才引进、产业培育、科技转化、产学融合等问题,其中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区给成员们留下深刻的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到初创企业培育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让学生受益匪浅。通过秦创原总窗口展示的一系列翔实的创新数据与成果案例,实践队员们不仅对科技创新澎湃动能有了直观感知,更重要的是对后期学习有更多的触动和思考。
在秦创原人才大市场,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高层次人才服务大厅、跨境人才服务专区等现代化人才服务载体。在与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及企业的座谈中,队员们围绕专业前景和就业趋势积极发问并收获了许多宝贵建议和意见。
实践队员在参观走访陕西维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不仅展示了先进的技术成果与核心业务,更从用人需求出发,建议同学们“明确专业方向深度钻研、考取软考等权威证书、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为队员们架起了一座连接学业与职业的桥梁。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在一场沉浸式招聘会调研接近尾声,团队成员直接对话企业HR,了解到当前市场需求,得到多家HR针对专科毕业生实习就业的求职建议,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实践经历和行业认知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此次实践活动让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校企融创先锋队”的实践队员认识到,校企融合发展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和高校,更需要学生为其注入活力和智慧。接下来,队员们会将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能,精准弥补短板、强化实战技能,努力成为契合产业需求的技术人才。(世萌)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