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月的安全生产月号角吹响,一群橙色身影带着矿灯与检测仪走进居民楼——黄陵矿业应急救援中心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期间,以“矿安入家·橙护平安”为主题,将千米井下的防火智慧转化为家庭安全指南,在社区里掀起“安全生产进万家”的热潮。
矿用装备变身家庭安全侦察兵
“这台原本检测井下瓦斯的红外热像仪,现在能找出你家墙内的漏电点。”队员李旭东在社区宣传时举起设备,液晶屏上立即显示出居民李大叔家插座背后的红色热区。安全生产月期间,这支曾在矿难救援中屡立奇功的队伍,带着矿用超声波检测仪、电缆测温仪等“硬核装备”,为老旧小区开展“安全体检”。
在张大妈家厨房,队员们用四合一检测仪测出燃气管道0.01%的泄漏量。“这和我们在井下找风管漏风点精度一样。”小队长柳晓东边调试智能阀门边讲解,顺手递过印有矿山救援标志的防火围裙,“炒菜时远离阀门,就像矿工远离爆破区一样。”
两大场景解码家庭防火密码
“矿山电缆必须穿阻燃管,你家这捆电线得赶紧整改。”在社区活动室,队员们剖开矿用防爆电缆,对比居民家的老旧线路。他们创新推出“家庭电气安全评分表”,把井下电气设备的12项安全标准转化为家庭版:空调插座需单独回路(类似井下设备专线供电)、老旧插排耐压值不低于矿用标准等。现场发放的“安全用电魔方”教具,转动时能显示不同电器的安全功率,居民王先生直呼:“比看说明书管用!”
“井下每个作业面都有2条逃生路线,你家也要画出‘安全双通道’。”队员们指导居民用荧光胶带在户型图上标记逃生路径,还把矿山救援的“三角避险法”改编成家庭版:用沙发、衣柜构建临时避难区,配备的应急包内有按矿井标准制作的压缩毛巾(浸水后可作防烟面罩)。
安全生产月的沉浸式安全狂欢
“现在开始家庭防火闯关!”在矿区文化广场,一场融合矿山元素的安全挑战赛正在进行。家长们要像矿工辨识井下隐患一样,在模拟家庭场景中找出冰箱过载、插排串联等10处“安全地雷”;孩子们则用矿用急救包材料制作家庭应急盒,获胜者可获得印有“安全生产月纪念”的矿灯造型手电筒。
更具创意的是“安全积分家庭银行”——居民通过规范用电、参与演练累积积分,可兑换矿山救护队定制的“安全大礼包”:内含矿用阻燃电线、防爆型插排等专业级家庭用品。矿工家属刘女士晒出积分账本:“我家上个月排查出5处隐患,换了个带瓦斯检测功能的燃气报警器。”
矿山经验浇筑社区安全基石
救护队的“安全生产基因”正从矿区向城市蔓延:他们为社区物业培训的“楼道安全员”,考核标准源自矿山“安全资格证”制度;开发的“家庭防火数字地图”,将井下巷道监测系统转化为社区隐患热力图。在安全生产月总结会上,社区主任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活动开展以来,家庭用电投诉下降13%,电动车集中充电率从81%提升至89%。
此次活动,应急救援中心累计为138户家庭开展安全诊断,整改隐患63余处,带动200余名居民加入“社区安全观察员”队伍。
该中心书记王计昆在总结会上表示:“当井下的防火铁规变成万家灯火的安全密码,才是安全生产月最生动的实践。” (葛星 王强)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