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自从远距离供液系统投入应用以来,我们的最远供液距离达到2500余米,再也不用拉移设备列车了,昔日狭窄的巷道也变得宽敞了。”陕西澄合山阳煤矿公司泵站检修工邬明会高兴地说到。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公司聚焦系统优化、装备升级、“两化”融合、技术和管理创新,在综采工作面投入运行三套远距离供液系统,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大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效率。
据了解,该公司综采工作面原来的支架供液方式需要在运输顺槽布置设备列车,安装乳化泵站,配备各类供液管路,并根据工作面回采进度,移动设备列车。这种供液方式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还影响通风及行人安全;采用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导致工作面油缸使用寿命降低,每月大约有60根油缸需要返厂维修,维修费用90余万元,设备投入成本较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智能化矿山建设思路,组织相关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智能化技术,并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井下生产条件,核算生产成本。2020年,经过多方研讨,引进了远距离供液系统。该系统采用粗过滤、纤维球过滤、保安过滤、反渗透主机、加药装置、纯水箱、纯水泵等多重工序,在改善和提升水质的同时,有效减少油缸更换频次,延长使用寿命,每月需要返厂维修的油缸由60根减少至20根,累计节约费用500余万元。在乳化液浓度在线检测方面,采用精密的光学原理传感器,实现了液位实时监测和乳化液自动补液功能。当乳化液浓度不足报警时,该装置将根据乳化液浓度要求,自动进行乳化液配比工作,大大提高了油缸使用年限。
“远距离集中供液系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人、机等不安全因素,而且提高了设备开机率,有效保障矿井支架安全高效供液,达到了安全、环保、降耗的目的。”该公司机电动力部部长杨永平介绍说。(郭昳瑶)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