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一次次事故案例剖析等宣教活动,与职工面对面、零距离开展;一次次深入井下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一项项创新成果投入,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凝聚“奋进动能”……这些场景是陕煤建设矿建三公司扎实推进“百日安全”活动活动落实落地的生动写照。
自“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陕煤建设矿建三公司聚焦安全管理弱项,在安全宣教、隐患排查、生产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从源头上筑起安全管理“防火墙”,全力推动企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强化宣教,找准安全培训“切入点”。
该公司有序组织全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八条硬措施”等安全政策,并把其作为逢检必考内容,以考促学、以考验学,不断提升依法保安能力和水平。各基层单位从近年来全国的煤矿安全事故中,筛选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典型事故案例,利用班前会、周例会以“事故剖析+讨论”互动的方式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使职工们在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讨论的互动中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促进安全警示教育走心入脑。
与此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操+考评”相结合,在重点岗位中开展专项培训、技术比武、师带徒等素质提升活动,利用实操培训基层,让职工与设备内部“零距离”接触,补齐岗位操作能力短板,最大程度让每名职工掌握本班组所在生产区域的全部工作技能,切实将职工素质提升作为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此外,通过“30秒佩戴”、突击检查、有奖竞赛等方式,对自救器的佩戴和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督学促学,确保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开展自救器培训、消防培训等共计36场次,参培率达到100%。
严格管理,揪出安全隐患“渗血点”。
“为保证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增加检查频次,定人员、定清单、定线路、定整改时间、定验收复查,对工作面、机电、运输、通风等专业开展有针对性检查,并向上溯源、向下追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无隐患。”安全监管部负责人介绍道。
坚持发现问题在一线、整改隐患在一线、检查督导在一线。连日来,该公司安全、技术、机电等机关专业部室兵分多路,深入基层,同基层上下联动,对各单位分专业、分工程特点进行节前“安全体检”。针对薄弱环节集中“开小灶”,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相关部室专人定期检查督导,深入了解基层安全生产实际,找出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切实履行好“服务+指导”、“监督+考核”职能作用;基层各单位敢于打破“墨守成规”,果断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其中,针对华龙煤业贯屯煤矿西翼进、回风立井井筒施工严格执行三级专盯,加强现场瓦斯和顶板管理;督导检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主动化解重点地区安全风险,为项目建设高效施工营造安全的施工氛围。
夯实基础,筑牢安全生产“支撑点”。
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营造安全宣传阵地等安全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党员安全承诺践诺”、签订安全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干部表率先行,用红色引擎赋能安全生产新活力,筑牢安全生产“红色堡垒”。
华龙煤业贯屯煤矿西翼进、回风立井工程在9月1日完成揭煤,9月10号完成煤门施工,9月14号井筒顺利落底……“我们优化施工工艺,加快掘进速度,工效提高了近一倍。”基层项目部值班队长说。哪里有问题,创新的思维就延伸到哪里。该项目部利用项目自身条件作为科研项目,撰写并成功立项科研项目《受限场地立井凿井设施布置优化及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及四项“五小成果”顺利申报,这些举措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有16项在全公司在建项目范围推广应用:转盘式立井长钢尺,保证了验收时的精确性,达到降本增效目的;立井管线卡制作器,节约人工费用,提高施工速度;注浆搅拌桶风动装置搅拌器,解决淋水受潮问题,保证正常注浆工作……这些“五小发明”创新成果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施工生产安全高效运行。(孙娟)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