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张亚宁 吴凌波)4月份,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轧钢厂高线作业区发散思维、率先行动,深入推进“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改革,打破操作和维修两个专业之间的分工壁垒,促进岗位之间相互融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潜能,实现管理效率与设备管理双提升。
思想破冰,画出最大同心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没有行动上的破局。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该作业区树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意识,以岗位复合型人才打造、操作与维修专业间融合为着力点,积极开展现场调研、座谈等,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建议,制定切合实际的“操检合一”推行落实方式。同时通过生产调度会、班前班后会、干部进班组宣贯等方式,深入推进“操检合一”设备改革进班组活动,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操检合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操检合一”的舞台上唱主角、展担当、促提升,为高效生产打下坚实设备基础。
行动突围,画出奋进新蓝图
该作业区本着“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阶段有总结”的原则,制定作业区“操检合一”实施方案,以表单方式对进度安排、工作目标、培训计划、实施动态、激励考核等要素梳理和过程推进进行明确,夯实责任。通过“专业化+区域化”工作方法,逐批安排轧钢、机修、电气三个区域人员进行交叉式岗位轮训,持续提高操作人员设备故障判断与排除技能。同时邀请打包机维修厂家人员对精整、机修、电气人员进行操作台及打包程序专项培训,深入现场实操讲解,提高人员故障查找及维修处理能力,掀起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热潮,加快区域操作、维修融合互通,助推“操检合一”工作扎实高效推进。
创新破题,画出升降趋势线
该作业区积极推行“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模式,安排专业技术骨干对“操检合一”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开展经验分享、技能比拼活动,让学员深入了解生产工艺和设备原理,具备会点检、会操作、会维护、会处理一般设备故障处理能力,用实践检验理论成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培养复合型岗位人员奠定基础。自“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改革实施以来,操作工和维修工岗位双向融合,处理简单异常故障60次,节约维修费用4万元。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