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打造绿色施工样板——中建一局三公司的实践与探索
2023-04-13 17:40:20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4月12日,在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安置楼EPC项目DK-3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卡车不停地往来工地运输材料,塔吊高空辗转作业,工人们有的在绑扎钢筋,有的在固定叠合板,有的在预埋电线管道,技术人员“按部就班”,严格勘验,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西安湾子村安置楼EPC项目由中建股份牵头、中建一局三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负责DK-3地块施工总承包任务。据项目执行经理孙向东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14.25万平方米,包含7栋住宅主楼、1栋社区服务用房及地下负一层、负二层车库,是高铁东城片区综合开发核心区(湾子村)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解决1116户近5000余名村民的回迁安置。项目目前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进度大约完成35%。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没有砌砖墙,没有和水泥,工人直接将几大块墙板用黏合胶“粘”在了一起,1小时后,一间淋浴室就拔地而起。这是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的一幕。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楼梯、外墙保温免拆一体化模板、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墙板······这一系列建筑部件竟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纸进行组装。而且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这是装配式建筑,就是先在工厂内完成构件的加工,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把这些构件组装起来。”中建一局三公司西北分公司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宋志勇介绍说,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大大缩短结构阶段工期,节约大量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现场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建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理念。

  “装配式建筑对设计的要求更高。”投身建筑行业十余年的宋志勇对此有深刻感受,“刚参加工作那会,还是以传统混凝土现浇构件为主,模式相对粗糙,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要清晰掌握设计图纸,熟悉生产模具,要严格按照数据施工,根据标准规范组织安排生产要素。”

  目前,西安湾子村安置楼EPC项目DK-3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设计装配率已经达到35%。

  施工现场一尘不染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自主总结的精益建造施工技术,根据本项目特点选用‘绿色建造+精品建造+本质安全建造’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全程绿色安全施工。”惊诧于施工现场并非尘土飞扬而是一尘不染,孙向东向记者解释道。

  扫一扫施工现场的磁吸式交底二维码,就能掌握各类施工工艺要求和验收标准;智慧平台安全监测施工现场;自动化抑尘喷雾系统清除扬尘……在西安湾子村安置楼EPC项目DK-3,随处可见绿色施工的场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部通过责任清单化、方案定制化、工序模块化、作业流程化、监管信息化、管理可视化,实现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延长工程生命周期,打造绿色建筑。

  孙向东说:“我们始终把节约能源与资源放在首位,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全程实施严格、科学的管控与监督。”

  在施工现场,记者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西安湾子村安置楼EPC项目DK-3绿色施工的实践,至少解决了4个问题:建筑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降碳减排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现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工程质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紧密围绕人员、机械、物料、工法、环境等客观因素,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使用比例,全面推广大数据、物联网、BIM技术、智能一体化平台,力争打造一个绿色施工样板间。”宋志勇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代弟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